說完了初一,輪到了方博。
“大外甥,你將來想乾什麼,不會也想當兵吧?”
方博搖了搖頭,
“我不想當兵,我想當官!”
大家都放下了手裡的碗筷,看著這個理想遠大的蘿卜頭。
“說說你為什麼想當官?在你的印象裡,官應該是什麼樣的?”
李劍垚沒打擊方博的信心,有理想是好事,可當官可不是說當就能當的。
如果是當個村官甚至鄉鎮一級的,隻要屁股不歪,那應該還是很容易,但要是再往上,那需要的資源可不少。
講道理,李劍垚對於家裡誰當官向來是能上就上,上不去暫時也沒辦法。
不過以後要是方博條件夠了,到了發展經濟的時候還是能幫上點啥的。
隻不過,光靠偉光正肯定是不行,心思、格局、眼界、經驗、助力甚至運氣缺一不可。
“當官讓所有人吃飽飯,過上好日子,房子還能修成跟咱們村那樣,下雨下雪的時候,路也不會弄的滿腳泥。
還有人們都能把臉洗的乾淨的,衣服也不用打那麼多的補丁。”
幾個長輩還是很欣慰的,至少這孩子的初心還是好的。
“哎不對啊,你見過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的?”
方博點了點頭,
“我爹帶我回去給爺爺奶奶上墳,小河南那邊就有人穿的破,房子也破。
我跟小河南的小夥伴玩的時候,他們都羨慕我衣服沒補丁,臉上也不像他們那樣瘦瘦的。
我家小河南那邊的鄰居家裡就有小孩是從南邊兩座山過來的,他說他們那邊總是吃不飽飯,所以他娘把他送到了他姥姥家裡了。
我以前也以為所有人過的都跟咱們村一樣,一天三頓飯,房子不漏雨,地麵沒有泥土,上學有雞蛋吃還有牛奶喝。
但我問過那個人,他說他們家裡兄弟姐妹六個人,從來沒喝過牛奶,過年能吃上雞蛋就算挺好的了。”
李劍垚摸了摸他的腦袋,沒有說話。
“如果沒記錯,小河南再往南兩座山那是隔壁縣的了,如果不靠大路的村子,也屬於山多地少。
其實不光隔壁縣,就連津河公社也有地形上沒什麼優勢,耕地麵積不多的村子。
人少就勞動力不足,人多就地裡的產出不夠吃。
山貨這個東西青壯年還是可以搞一些的,但是老幼想從山上帶出足夠多的吃食來還是比較費勁的。
再加上如果沒有政策傾斜,遇到點天災人禍就會開始惡性循環。
以前村裡也不富裕,如果沒有李劍垚一頓折騰,日子也許過的還不如人家。
“想當官為鄉親們做好事這很好,但是當官也不一定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
而且當官的話,也需要豐富的知識儲備,很高的情商、協調資源的能力。
拿你表叔爺舉例,他當了津河公社的書記都很多年了,看他那滿臉的褶子,也是很辛苦。
但你說他和縣書記、主任相比誰得權力更大,資源更多?”
方博一秒都沒猶豫,
“那肯定是縣太爺的權力大啊,他們管著表叔爺呢。”
“那你過年的時候一定看過九姥爺和十三姥爺吧,他們都是從津河公社上到縣裡的,現在已經在地委工作了。
同樣的,你表叔爺就沒有升到縣裡去,這都快要熬到退休了。
所以當官也不一定會一帆風順,會有很多條件影響官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