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由於學製的原因,初高中的男女年齡都比較小,但這會兒農村的孩子懂事的都比較早,有些問題是一定要注意的。
以前初中的模式是學校沒有宿舍,就算是留宿也隻能在村民家裡。
像是李劍垚之前上學的時候隻吃一頓中午飯,晚上下學往家跑的人不少。
而實在太遠的,人家家庭旅館這方麵做的也是有規矩,一般來說就是一個屋子男生,一個屋子女生,至於你們誰有曖昧關係,那也進不去人家的屋子。
有的人家乾脆就隻要女生或者隻要男生,這樣無論怎樣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而高中那會兒,乾脆就是兩棟建築,一邊是男生的,一邊是女生的,雖然李劍垚沒住過,但也是看過的。
津河中學這邊,從學生規模上來說,搞兩棟建築其實也是浪費,但分區還是要分的。
在五二二改六三三之前,學生規模都是上不來多少的,適齡的雖然多,但你會發現男女比例上還是男孩子多一點,有的家長,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根本就不重視女孩子的教育問題。
像是李劍垚村裡那種,也是依靠著經濟水平要高出來一點,就算你不用女孩子在家料理家務生活過的很還算不錯,再加上上學有雞蛋吃,有牛奶、羊奶喝,甚至上學不要錢才換來的男女比例接近。
這種現象反而在縣城及以上才會好一點,尤其是工業基礎越好的地區,經濟水平也會更好一點,女孩子得到的受教育機會也會更大。
李劍垚隻能做到讓村裡的孩子們有相同的機會,出了自己的大隊,彆人怎麼樣那實在是管不著。
總的來說,一切問題都是經濟問題,隻要手裡可分配收入多了,不管是男孩子女孩子,受教育的程度一定會增加。
這反而跟父母的文化水平高低關係不是特彆的大。
甚至有的家長會因為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在被摧殘幾次之後就明白,隻要家裡的孩子有出息,會給家庭帶來完全不同的變化。
這種現象會從城市向農村輻射,離城裡更近的地方,家長越能想明白,越是山溝溝裡,上個小學都費勁的地方,這種問題越突出。
“對了,功德牆呢,我怎麼沒看見?”
“管理局施工隊的在琢磨要整一塊大石頭過來,主要是石頭都太重了,搬運比較費勁。
我的意思是在學校門口做個影壁那種,直接磚頭砌,水泥抹上,然後刻上基金會啊,管理局啊,還有各個出力的大隊什麼的。
但是施工的覺得水泥牆不帶勁,想著法的整石頭呢。
你說咱們這兒又沒有漢白玉,有的也就是花崗岩,灰不拉幾的,還不如水泥隨意造型方便。”
“哈哈,這你就不用太操心了,管理局動嘴皮子不要緊,那些個乾活的又不要錢,他們既然能想到,就差不多能做到。
再說實在不行還有鋼廠運輸隊嗎,車輛總是不缺的。”
其實李劍垚還是捏了把汗的,主要是現在吊裝設備奇缺,噸位也不行,汽車的載重能力更是不行,哪像後世有什麼百噸王之類的,不管多重都能給你搞定。
但管理局一定有自己的辦法,他們想折騰就折騰去好了。
到食堂的時候,看了看,還是比較傳統的後廚前廳的模式,就是這裡麵的桌椅相對粗糙了些,為了方便也好,為了不易舞動也罷,用的是長條椅和長條桌。
“食堂的事兒,現在怎麼個章程?”
“這還用什麼章程,到時候直接找幾個會做菜的大師傅就行了唄,洗洗涮涮的,找些個婆子,誰家還不會做飯?”
“這可不行!
教學管理上,我承認老師你是有幾把刷子的,但是學生生活管理上,你這思想有點跟不上了。
讓學生們吃的飽、吃的好,營養跟得上是一門學問,尤其是這些個孩子們。
你看初中的孩子們一般都是十二三歲,高中的也就十四五、十五六歲,正經是孩子們長身體的時候。
你不會以為孩子們隨便吃點破爛菜葉子,吃點玉米窩頭、高粱米飯就能長大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