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這一哭對他來說也許是情緒釋放,但對李劍垚來說,哭的就不怎麼是時候。
此時的京城正在開務虛會,研究加快四個現代化建設問題,強調要放手利用國外資金,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會議還討論了經濟管理體製改革問題。
從大的方向來說,是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前奏,改革勢在必行,但準備的工作也不能少。
從小的方向上來說,即便是現在,距離開會還不足半年,李劍垚也不會信誓旦旦的說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更彆提通過注入資金或者收購的方式解決目前的困境。
人類從來不缺少幻想,在真正死透了之前,哪怕你是資金注入或是改善了內外部的條件,起死回生之後也會有人認為這也許是之前運氣不好。
更何況是出頭的椽子先爛,紅山汽車不能作為改開第一個利用外資起死回生的企業,李劍垚也不想因為這點破事有人嚼舌根子。
對於汽車產業來說,需求急迫且消費能力充足還得個五七八年的,甚至到了九十年代之後,社會用車的需求才會急劇增加,在這之前都是公務用車領域,官采居多。
而且上汽大眾即將走上曆史舞台,從78年的11月提出,一直到84年的10月落地,談判和準備的時間長達六年。
上汽大眾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產物,雖然他看起來是很成功的,但對於體製改革來說,也貢獻了很多,既說明引入外資天不會塌,也在過程中說明了在市場化的進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比如,之後的什麼供不應求、加價提車、指標控製、黃牛、國產化受阻等諸多問題。
事實上汽車行業能夠解決的不僅僅是汽車廠這點就業問題,從上遊的零部件,如發動機、變速箱、輪胎、玻璃、元件,到中遊的衝壓、焊接、塗裝、總裝再到下遊的消受、保險、維修等多個環節可以締造龐大的就業。
在九十年代的寒風中,那些個下崗的工人需要一份能夠糊口的工作,東北的孩子也不用一到畢業就踏上南下的列車。
上千萬的下崗工人都解決肯定不現實,但是能讓下崗規模下降一些,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老國企的慣性雖然龐大,但不嘗試不努力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很多東北人從懂事開始聽到的新聞就是“振興東北”,一直到他們的孩子都懂事了,依然還在“振興東北”,這很奇怪。
“兄弟,老周鬱悶情有可原,你怎麼也這麼蕭索?”
“啊,沒事,劉哥,想到了一些問題,老周突然要耍流氓算是個引子。
他這個樣子,劉哥你還是找個地方讓他睡上一覺吧,就這麼回去,廠子裡估計該傳的風言風語的了,你看他都不敢在自己廠子裡撒潑。”
“那我讓人把他架到我宿舍睡上一覺去,老周也是心裡苦,沒辦法的事。”
倆人也不吃了,架著老周就走,這貨嘴裡還嘀咕著自己沒喝多,不需要睡覺之類的。
但李劍垚和老劉都沒搭理他。
到了宿舍,這貨又跟臨死前的豬一樣,支支棱棱的,李劍垚把他按住,往脖子上一捅,這貨就昏睡過去了。
老劉看著李劍垚這個手法,一股涼意從尾巴根兒直衝天靈蓋。
“你不會給老周弄死了吧?然後要嫁禍給我?”
“劉哥你想的可真多,要不然你彆當什麼局長了,改行去寫小說去,劇情一定跌宕起伏。
你自己試探一下,這家夥最少能睡上兩個小時,醒了酒他就自己回廠子去了,清醒了之後也省得一言不合就脫褲子。”
老劉還真的伸出手指頭,試探了下老周是不是還活著。
見他呼嚕都打了起來,這才縮回來。
李劍垚又給老周翻了個側身。
“這樣即使他吐了,也不至於窒息而死沒,要不然你還得派個人看著他。”
老劉一隻手擋在胸前,另一隻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