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爺爺念念不忘的村裡,此時正結束了今年的分紅分糧。
看著到手的糧食越來越少,鄉親們心中自然是焦慮的,也知道這次是最後一回了,之後就要回到種種子之前的模式裡,交公糧、交三提五統,不願意自然是不願意的,但對抗政策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糧食價格沒怎麼動,數量少了,分到手裡的錢自然也少了,鄉親們的興致都不怎麼高。
分完之後,李厚河站在台上,眼前的話筒還用紅布包裹著,習慣性的“喂喂喂”了幾下,震的大家夥兒耳朵疼。
“早就跟大家說過了,今年是最後一年這麼分,咱們那種子經過這麼多年,產量已經上不去了。
縣裡不再統購,以後大家跟其他公社其他的大隊一樣,交公糧、交三提五統,我知道大家夥兒不樂意,但我們能對抗政策嗎?
不能!
自從咱們的種子試驗成功開始種,咱們實打實的吃了好些年的紅利。
不挨餓了不說,家家戶戶的房子咱們十裡八鄉修的最漂亮,孩子們上學不要錢,老人們咱們也有安排。
孩子們有雞蛋吃,有牛奶羊奶喝,那個頭都跟個牛犢子似的,相比之下,有的大隊的孩子跟個小雞仔似的,相信你們心裡也都有數!”
牛犢子跟雞崽子對比,大家夥兒不自覺的嘴角就翹了起來,甚至發出一陣哄笑。
“咱們分紅也不少,你們出去整個公社甚至整個縣裡腰杆子都是直溜溜的。
自行車、收音機、手表,這些個物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要不是電視冰箱洗衣機啥的太緊缺,又實在沒票,相信大家夥兒也舍得花錢買。
說實在的,咱們的生活水平已經超過了很多大隊甚至很多公社。
但這回糧食的事到頭了,大家夥兒也彆覺得天塌了。
咱們也不是光靠這一項吃飯,食品廠的鹹菜、熏雞也能創造利潤,就算是回到之前的模式,咱們還是有這兩項的分紅的。
豬場和雞場,咱們經營的也挺好,就這兩項,咱們也比其他大隊強!
所以大家夥兒有那心眼小的,也彆著急。
之前估計大家夥兒也都有小道消息,咱們養雞場承諾給新建的津河中學的孩子們一人一天一個雞蛋,大家夥兒可能覺得咱們好事也做過不少,為啥非要這麼搞。
現在可以跟大家夥兒好好嘮嘮了。
咱們用雞蛋當成敲門磚,跟縣裡談了好幾次,縣裡終於同意咱們的養雞場的規模再擴大一下,並且可以購買糧庫的陳糧來做飼料。
這樣養雞場的規模擴大了,雞變多了,蛋和肉也就變多了,咱們的分紅自然也就變多了。
種子的路子斷了,咱們總得想點新辦法,吃慣了大魚大肉,再讓大家吃糠咽菜,那肯定是吃不下咽不下的。
大家夥兒對這事覺得滿意不?”
“滿意!”
氣氛組的高喊很及時,台上的李厚河麵子沒掉地上。
“大家也彆覺得咱們的敲門磚吃了多少虧,要是一點貢獻不做,縣裡真的很難談,糧庫周轉的陳糧也不是沒地方要,人家都是有固定的銷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