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有一種說法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死了之後,當地的百姓將陳玉成的屍體給埋在了河南鹽津一處山坳之中。
但是陳玉成的一些舊部,偷偷的挖了出來,本來是想運到江南地區,進行安葬。(太平天國的控製區)
可將屍體送達安徽宿州之後,清軍因為封鎖長江,屍體運不出去。
經過輾轉流連,運輸過程太過波折,導致陳玉成屍體破壞嚴重,連最完整骨架的都保證不了。
沒有辦法,他的部下就地將英王陳玉成的屍體留在了宿州玉皇寺。
玉皇寺的僧人們為英王陳玉成超度亡靈,最後被葬在了寺廟以東四裡處的一個叫“”前墩莊“”的地方。
這個地方也被世人稱為“”英雄堆“”。
所以這就造就了現在有兩座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的紀念館。
一座在河南鹽津。
一座在安徽宿州。
。
那麼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死後,還有後人嗎?
答案是“”有“”!!!
英王陳玉成的結發妻子蔣桂良與陳玉成的兒子陳天寶,常年居住在天京城。
陳玉成在外麵安心打仗,陳玉成的妻兒隻在天京城居住。
當然這是天王洪秀全要求的。
天王洪秀全這樣要求,一來讓陳玉成能夠在外麵安心打仗。
二來監視陳玉成的妻兒,可以防範陳玉成叛變。
當時太平天國這樣的操作是最基本的常規操作。
幾乎所有在外領兵作戰的將領都會把妻兒送到天京,一來是安全,二來把家屬送到天王洪秀全的眼跟前,是讓洪秀全信任自己。
忠王李秀成為了讓洪秀全信任,還不是將自己的妻兒送到天京城!
。
陳玉成死的時候,他的兒子陳天寶才一歲多,所以這個小孩肯定也是不知道自己的父親長什麼模樣的。
直到1864年,天京城被湘軍攻破的前一個月,
陳玉成的結發妻子蔣桂良背著三歲的陳天寶,逃出了天京城。
後來經過各地躲難,到了湖南資興,然後就在資興這,才隱姓埋名定居下來。
直到1925年,大清滅亡十幾年之後,陳玉成的一個後人叫做陳振初,才對世人宣布他們是英王陳玉成的後代。
不過這是有記載的英王後代!
而根據野史記載,陳玉成的二夫人王氏給英王陳玉成生下一個叫“”陳三元“”的兒子。
陳三元的這一支血脈一直在四川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