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樣把兵運過去呢?應該是怎麼樣把兵安全的運到上海呢?
曾國藩和李鴻章一商量,他們找到從上海來送銀子的厲學潮,然後對他說
“”人,們我已經給你湊了12,000人,走陸路需要兩個月,上海那邊不能等“”
“”現在隻能乘船在長江走水路,船隻要經過南京,這個保不準長毛會炮轟輪船,到時候全軍覆沒也不是沒有可能“”。
..........。
曆學潮一聽,嚇著了,他還以為曾國藩和李鴻章收了錢,不想去,食言了。
他趕緊說:
“”那怎麼辦?上海怎麼辦?,你們都收了銀子,你們要想辦法呀“”。
“”不能說去不成就不去!“”
李鴻章見厲學潮著急了,這才緩緩的來道:
“”上海不是有洋人的船嗎?
“”你去找洋人商量,要他們派些船到安慶來接人,南京的長毛看到是洋船,他們絕對是不敢開炮的“”。
“”至於費用嘛,你們上海和洋人談好“”
.........。
厲學潮一聽,心裡有些不樂意了,暗想道:
“”我靠,連運兵的費用都是我們出啊!“”
不過他回頭一想,人家可是來保護上海的,自己是來求人家的,頓時也覺得事兒也隻能這麼辦。
於是他很快修書一封送到上海,告訴上海那邊趕快與洋人聯係,看能否派船隻到安慶來接人。
..........
上海那邊官員錢鼎銘收到信件之後,也很迅速,他們迅速找英法商行,商量租用輪船事宜。
可沒想到英國洋行得知去安慶運兵,這是個有很大風險的事情,可是風險越大,利潤越高。
所以英國洋行直接獅子大開口:
“”幫你們運兵可以,不過風險高,搞不好我們的船隻都被長毛給摧毀“”
“”你們隻要每個兵給我洋行二十兩銀子運費,我們可以考慮“”。
“”至於風險,我們給你承擔“”。
.........。
當時厲學潮帶著八萬兩銀子去安慶,去求曾國藩,也是臨時籌措的,
如今輪船運兵又是一大筆費用,士兵越運的多,就意味著運費就越高。
當時雙方約定第一批士兵有九千人,所需花費需要十八萬兩銀子。
錢花的太多,但是又沒有辦法,坐鎮上海的錢鼎銘又隻能找英國央行商量,看能否分期付款。
英國本來與大清簽訂的北京條約),在賠款這一項也是分期付款。
如今上海這個富裕之地,用商業做抵押分期付款,英國人肯定答應呀。
見英國人答應了,錢鼎銘隻能從李鴻章淮軍的軍費中挪用出來,扣出一部分大約四萬兩銀子作為首付,交給英國央行。
其餘的分六個月付清。
富裕的上海連十幾萬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可他們卻擠了牙縫也要把湘軍運到上海,可見太平天國李秀成已經把他們逼成啥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