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在1862年秋季瘟疫爆發的時候,在致澄弟)家書中,形容安徽寧國發生瘟疫的情況。
他是這樣寫的:
“”軍隊營地發生了瘟疫,現在還沒有好轉的跡象“”。
“”我們在安徽寧國各個屬地,不論是士兵還是百姓都染病身亡,路上到處都可以看見死去的人。“”
“”河中堆積著屍體都生了蟲,這些蟲沒地方爬,就沿船往上爬。“”
“”河水及井水,這些水都不能喝,沒有辦法,我們隻能安排一些年輕力壯的士兵乘坐小船,去一百多裡以外的地方打水。
“”到處都是臭氣,當地十人有八九個人生病,這簡直是一場大劫難,猶如人間煉獄。“”
...........。
而曾國藩對朝廷的奏折中這樣寫曾國荃的雨花台大營,瘟疫情況是這樣寫的:
“”我軍博雨花台,未幾,疾疫大作,兄病而弟染,朝笑而夕僵,一夫暴斃,數人送葬,彼其反而半於途疫。“”
近縣之藥既罄,征藥於皖鄂諸省“”
...........。
我這一段寫的是原話,估計好多人看得懂,我就不翻譯了)。
湘軍的疫情到了這個情況,用現在的話來說,一支軍隊如果減員的三分一,就可以說用全軍覆沒來形容了。
...........。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兒,部隊幾乎失去了作戰能力,按道理來說曾國荃撤軍才對。
而且遠在安慶的哥哥曾國藩也是寫信強烈要求弟弟曾國荃撤軍。
曾國藩在信中是又求這個弟弟,又是命令這個弟弟:
“”我不能讓你再任性了。“”
“”不管怎麼樣,彆找借口你都要給我撤軍。“”
........
曾國荃也知道這個道理,他也想撤軍,部隊總共三萬人患瘟疫的多達一萬多人,這仗還怎麼打?
可現在的曾國荃簡直是騎虎難下,左右為難呀。
所以曾國荃直接在對他哥哥曾國藩的信中回,這樣回到
“”不是我不想撤軍,現在撤軍已經來不及了“”
“”部隊有一萬多人病患,我帶又帶不走,又不能不管,我現在能怎麼辦?
“”隻有咬咬牙堅持,聽天由命也“”
........
曾國藩收到弟弟給自己的回信之後,知道弟弟為難,也知道這一萬多湖南的弟兄絕對不能拋棄。
曾國藩想到這裡眼淚竟然不爭氣的流了出來,他仰天長歎:
“”全軍敗矣.....“”
“”莫非........這就是我的命?“”
此時的曾國藩和曾國荃都沒辦法了,隻能聽天由命。
湘軍發生如此嚴重的瘟疫,這豈不是給了太平天國李秀成大好的時機?
李秀成此時手握二十多萬重兵,他們專門是從蘇南,浙江一帶調過來打擊湘軍的的。
那麼如此大好的機會,李秀成把握住了嗎?
10月初。
湘軍雨花台營壘內,每天不斷有屍體被抬出營壘而且是在營壘外進行埋葬,忙得不亦樂乎。
這個消息被太平軍的探子探明,太平天國的探子向忠王李秀成報告:
“”啟稟忠王殿下,據我們探查清妖雨花台大營不斷有人被抬出,內部估計發生了重大的事兒“”。
.........。
此時曾國荃的軍營是被英法洋人帶來的病毒所感染的瘟疫,而曾國藩的湘軍部隊一直躲在雨花台的營壘內,所以並沒有將瘟疫傳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