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仗其實就是打後勤,看誰的後台硬。
誰的後勤能力強,誰在戰場上就扛得住,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太平天國在九伏州五萬擔糧食被湘軍所截後,天京城就開始斷糧。
而李秀成他幾十萬大軍每天消耗糧食多達一千多擔,消耗十分巨大。
天京周邊這十幾年來一直在打仗,附近的百姓早就沒人種糧食了,而天京城內的確有空地可以種糧食,但是種糧食到收獲需要時間呀。
種地,收獲糧食肯定是來不及的。
太平軍的後勤扛不住,再不出去搞糧食,太平天國沒被清廷打死,自己餓都要餓死了。
湘軍那邊他們的情況也很糟,他們比太平軍這邊隻好了那麼一丟丟。
湘軍曾國荃好歹有兩江總督曾國藩這個哥哥再給自己的部隊保障後勤物資,才保障自己和部下們有飯吃。
但是曾國藩為了保障後勤物資,他也是很難,很難,籌集糧草,軍餉,對待百姓方麵下手極為凶狠。
曾國藩管理的江西,安徽,江蘇三個省,除開江西還能剝削點財源以外,江蘇和安徽兩地的百姓,已經餓的發展到人吃人的地步,哪有糧食呢?
但是,曾國藩現在一切以軍事作戰為基準,三省的所有資源全部要向軍隊傾斜,所以曾國藩根本沒精力理會當地百姓的民生。
說穿了他就是不管當地百姓的死活。
隻要能從百姓身上搜刮就搜刮,說個不好聽的,就連百姓餓死之前的最後一點口糧也要搶走,送到前線軍隊去。
因此曾國藩江蘇,江西,安徽三省在百姓心中的口碑,比太平軍還差。
湘軍還有個太平天國沒有的優勢,那就是湘軍有水師戰船,水是戰船,控製著長江命脈,湘軍可以通過長江水陸不斷的給南京城下作戰的湘軍提供物資。
但是太平軍呢?
他們沒有糧食,就算有糧食,也運不過來。
..........。
兩幫人都在比拚耐力,更在比拚後勤,最先扛不住肯定是太平天國。
到了10月23日。
侍王李世賢這才帶著三萬大軍從浙江急匆匆地趕到了雨花台。
此時忠王李秀成已經對雨花台清妖大營發動了三十多天的猛烈進攻,進攻已經接近“”尾聲“”。
為什麼說接近尾聲呢?
此時李秀成已經陷入深深的絕望當中,戰死數萬人,地上進攻,晚上偷襲,地下挖地道,幾乎能做的都做了,可依舊攻不進去。
再加上,李秀成的大軍以及天京城內陷入了糧草危機,天王洪秀全不斷催促李秀成快速消滅外麵的清妖,再帶兵出去搞糧食。
洪秀全純粹是在天王府裡摟著女人光憑一張開了光的嘴,命令李秀成乾這,乾那。
李秀成十分鬱悶,他已經被這該死的“”後勤“”搞得懷疑人生了。
種種壓力之下,忠王李秀成有了撤軍的打算。
但是,大家知李秀成撤軍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太平天國對圍剿雨花台清軍的圍殲戰,徹底宣告失敗。
也意味著李秀成根本打不贏曾國荃。
更意味著,李秀成徹底放棄了趕走青妖的計劃。
...........
侍王李世賢帶兵匆匆來到雨花台,見到了哥哥李秀成。
李秀成心裡不爽,數落起這個弟弟來:
“”該來的時候,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