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的太平軍士兵們在沒飯吃的情況下趁著黑夜,三五成群,用繩索墜城而下,一個晚上的功夫,就逃走了幾百人。
這些人想要逃走,真是擋都擋不住,可以說此時的太平軍已經到達崩潰的臨界點。
最後城裡的太平軍首王範汝增,戴王黃呈忠最後沒辦法,大家一致商量:
“”趁現在逃得出去儘管逃,不然就會被洋人一鍋端“”
最後太平軍從北門突圍出去
隨後太平軍放棄死守慈溪,慈溪的幾員太平軍將領隨後分開了,首王範汝增去了的富陽。
戴王黃呈忠去了義烏。
而蓮蓬黨何文慶則逃往的紹興。
1861年9月24日,也就是華爾死的第三天,英法聯軍夥同清軍以及洋槍隊攻入慈溪城。
對於太平天國來說,慈溪正式失守。
入城之前,英軍,法軍,清軍以及洋槍隊幾方勢力將領開了一場會議。
開什麼會議呢?
那就是利益分配的會議,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去慈溪內搶劫財寶,搶女人,可誰先誰後?
誰先進去肯定能搶到財寶,後去的人肯定吃虧。
最終大家一致決定,由英國法國以及洋槍隊,分彆從慈溪的東門北門西門,入城。
誰先搶到的東西,就是誰的?
那麼有人會問,那清軍呢?他們怎麼辦?
清軍則被他們安排在城外負責警戒,警戒太平軍卷土重來。
其實當時哪有什麼太平軍,整個慈溪方圓一百多裡的太平軍都被英法聯軍打垮了,根本就不可能有太平軍。
當時朝廷和英法國,大家心照不宣有個默契,那就是洋人幫忙攻下城池,太平軍的財寶歸洋人,城池歸朝廷。
所以麵對洋人入城搶劫,清軍就在外麵傻傻的看著,打仗大家是一樣的打,死人大家是一樣的死。
可輪到好事的時候,清軍隻能在旁邊看著,根本就不能入城,他們想要入城,就必須得英法這些洋鬼子搶完之後,才能入城接收城池。
所以當時許多清兵看到洋人大包小包的往外背的時候,他們不禁破口大罵:
“”媽的個逼.......朝廷真不公平,賬是一樣的,憑什麼他們能發財?我們還要替他們警戒?“”
“”是呀......是呀......朝廷不把我們當人,把這些洋人當上帝,真是狗逼朝廷“”
.........。
氣憤的人比比皆是。
一些清軍將領不服,也嚷嚷著帶領手下入城,想要分一杯羹。
可在城門被英法士兵攔住:
“”城內長毛內亂還會停止,你們不要進城,等我們消滅長毛之後,自然會讓你們進城“”
........。
實際上這些清兵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些洋鬼子不讓他們進城的目的呢?
這些洋鬼子怕他們入城,損害了自己的利益。
可麵對洋人持槍阻攔,清軍將領準備強行闖入,可當時的朝廷官員怕這事兒鬨大,得罪了英法,隻得嗬斥清軍一眾人等離開。
英法聯軍入城之後,在慈溪城內燒殺搶掠,雖然沒有對慈溪城的百姓發動大規模的屠殺。
但是他們卻將慈溪城洗劫一空,強奸了不少民女,放火燒了不少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