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宗棠手底下有了錢,瞬間硬氣了起來,他完全不用理會在福建坐鎮指揮的閩浙總督麒齡。
不僅如此,左宗棠還向北京朝廷上奏彈劾麒齡,彈劾奏折中左宗棠言辭非常激烈,絲毫沒有給麒齡的麵子。
彈劾奏折的大致意思是:
“”浙江大亂,作為閩浙總督理應親自前往浙江坐鎮指揮,可他躲在福建瞎指揮,朝令夕改,導致隊伍人心渙散“”
“”朝廷許諾給我左宗棠的槍炮,他竟然扣著不發,導致我龍遊戰場半年來毫無進展,隊伍進入浙江複地,收複失地遙遙無期。
“”請皇上替我做主“”
閩浙總督麒齡得知左宗棠寫彈劾奏折彈劾自己,他立刻氣得五雷轟頂:
“”豈有此理,還給我惡人先告狀起來了,左宗棠有你的“”
“”你可以向皇上彈劾我,我就不能向皇上彈劾你?,你是漢人?我是滿人,看皇上相信誰?“”
.......。
於是麒齡以閩浙總督的名義,也給北京的朝廷寫奏折彈劾左宗棠。
左宗棠的彈劾信不過三五百字,而閩浙總督麒齡他的彈劾信洋洋灑灑幾千字。
“”皇上......我這個閩浙總督不好當呀“”
“”我剛上任準備召集福建和浙江的將領開場軍事會議重新研究一下如何剿匪,統一調度,集中兵力,準備對長毛重點打擊“”
“”可左宗棠這個刺頭,根本就不聽微臣的調令,他不是說沒時間不來,就是說微臣的戰略有問題,或者以軍務繁忙推辭“”
“”左宗棠根本沒把咱們朝廷當回事兒,請皇上替我做主呀“”
.......。
反正說了一大片,就是說左宗棠剿匪不力,導致太平軍越繳越多。
甚至還把太平軍從浙江趕到了福建,導致福建的防守壓力巨大。
不僅如此閩浙總督麒齡還在彈劾信中說左宗棠另外的問題。
什麼問題呢?
就是:“”謊報軍功“”。
閩浙總督在彈劾奏折中說:
“”左宗棠在龍遊被太平軍擋住,根本前進不了半步,甚至擊退不了太平長毛,這本來是恥辱的事情。
“”可他卻厚顏無恥上報朝廷,說占領龍遊附近的城鎮,殲敵數千太平長毛,形勢一片大好“”
“”這分明是把大敗說成大勝,倒反天罡,欺上瞞下“”
.......
反正意思就是說,左宗棠明明沒有拿下的城池,可他卻將這一消息上報朝廷,說自己拿下來做做城池,向朝廷邀功,求賞賜。
屬於欺君之罪。
當時謊報軍功這個問題很普遍,謊報軍功者比比皆是,曾國藩乾過,曾國荃乾過,李鴻章乾過,八旗軍乾過,各地的大小官員都乾過。
包括閩浙總督麒麟,以前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幾乎人人都乾過。
大家這樣乾,無非是希望朝廷賞賜一點東西,比如說給點權,給點槍炮,糧食,或者銀子,然後讓手下部隊日子變得不再那麼難過。
朝廷也知道這一回事兒,但是隻要不是太過分,都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左宗棠這個漢人,而麒齡是個滿人,左宗棠是浙江巡撫,麒齡是閩浙總督。
麒齡是左宗棠的名義上級領導,現在左宗棠不聽麒齡的,兩個人甚至寫奏折互毆,這算什麼?
.......。
兩人在兩個月之內,相互彈劾對方十餘次,絲毫沒有停的意思。
這樣的互毆對於朝廷來說這是大事兒!這是朝廷不能容忍的大事兒。
一個屬下不聽上級的命令,反而與上級對著乾,朝廷肯定不能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