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11月鄧光明與慕王譚紹光在江蘇嘉定黃埔,清浦,白鶴崗一帶與清軍對峙,結果被清軍偷襲,大敗而歸。
手中的火槍隊損失嚴重戰死上千人,但是主將鄧光明受了傷,沒受到任何處罰。
.......
1863年初,清軍第一次進攻富陽,他帶兵增援富陽,結果在半路受到伏擊大敗而歸,因為身受重傷,又沒受到任何處罰。
此乃神人也!
這樣屢戰屢敗的人物若在太平天國沒有一點關係,最終結果不是被殺頭,就是會被降級,但是鄧光明卻依舊能封王,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是忠王李秀成太信任他,而且鄧光明身上的傷痕也能說明一切。
史料記載鄧光明參加太平天國期間受傷二十多次,身上的刀疤密密麻麻的,讓人看的是雞皮疙瘩汗毛豎起。
每次打仗他能身先士卒,也能鼓動士兵情緒,給太平軍起到一個非常積極的作用。
說完了太平天國歸王鄧光明的個人履曆,我們把視線回到1863年4月太平天國餘杭防線。
1863年4月,清軍總兵蔣益澧,總兵熊建益,總兵高連升兵分三路進攻餘杭防線西南方向的富陽。
清軍迅速攻下新城後,迅速在新城籌集了大量糧草作為臨時大本營,然後兵鋒逼近富陽。
富陽離杭州城八十裡。
一個月之前,清軍就進攻過一次富陽,太平天國歸王鄧光明帶著自己的火槍隊奔赴富陽,結果半路遭遇清軍伏擊。
鄧光明大敗而回。
而進攻富陽的清軍也損失不小,無力再攻隨即撤了回去。沒想到一個月之後,清軍主力在總兵蔣益澧的帶領下卷土重來。
這次清軍一萬多人由朝廷三個總兵帶領,兵分三路進攻富陽,清軍來勢洶洶,肯定是奔著攻破餘杭防線而來。
而當時太平軍聽王陳炳文和歸王鄧光明的主力卻在餘杭防線東南方向,他們離富陽兩百多公裡。
也就是說,陳炳文他們想去增援富陽時間上來不及。
“”陳炳文他們離清妖較遠,清妖離杭州太近,青妖若攻下富陽,杭州恐怕圍在旦夕,看樣子本王要親自出馬保住富陽才行“”
.......
鎮守杭州的康王汪海洋憂心的說道。
汪海洋沒有辦法,隻好先行帶著杭州的兵馬增援富陽,再等待東南方向的陳炳文和鄧光明帶著主力前來合力擊退清妖。
4月11日汪海洋的太平軍到達富陽附近的新橋,迅速在新橋布置營壘,搭建防禦陣地。
4月16日清兵三路人馬到達富陽新橋,他們隨即對汪海洋的陣地發動進攻。
一時之間炮聲隆隆槍聲大作,清兵像洪水一樣衝向太平軍的陣地。
太平軍則在汪海洋的指揮下,手持弓箭火槍反擊,清軍倒下一批又一批,前麵的人倒下了,後麵的人踩著戰友的屍體繼續往前衝。
“”衝呀......“”
“”殺呀......“”
這場戰鬥持續了一天,清軍攻了三次均被打退,攻勢也漸漸弱了下來。
到晚上,估計雙方都打累了,於是很有默契的停火,各自回營休息
打了一天,雙方除了留下一地的屍體,誰也沒討到好處。
第二天天一亮,雙方吃完早飯,清軍接著猛攻,又戰死不少人,可依舊攻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