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初。
太平天國叛將陳學啟在李鴻章的授意下,兵分三路,南下進入浙江,將矛頭對準浙江北部重鎮嘉興。
嘉興大戰一觸即發!
嘉興城守將以前是聽王陳炳文,後來陳炳文被侍王李世賢調往杭州,擔任杭州主將,所以嘉興城榮王廖發壽和挺王劉得功鎮守。
程學啟一麵命淮軍攻城,一麵命常捷軍的西洋大炮猛攻嘉興城,城內的太平軍在榮王廖發壽和挺王劉得功的帶領下拚死反抗。
........
所以淮軍南下浙江的消息,很快被浙江巡撫閩浙總督左宗棠獲悉。
左宗棠大怒:
“”豈有此理?“”
“”這李鴻章簡直是欺人太甚,他是江蘇巡撫,跑到浙江來乾嘛?,這不是打我的臉嗎?“”
.......
左宗棠如此大怒是有原因。
第一浙江是左宗棠的勢力範圍,按道理來說,隻要左宗棠打下浙江,浙江的一切財富都歸於左宗棠所有。
雖然左宗棠不會拿這些財富,但是他可以利用這些財富來壯大自己,剿滅匪患。
如今李鴻章進入浙江,相當於從左宗棠的口中搶肉吃,這誰能忍?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也就李鴻章南下浙江,對於朝廷皇上太後來說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朝廷會認為左宗棠無能,浙江戰局他搞不定,需要李鴻章幫忙。
所以左宗棠大怒不已,他首先向朝廷又一次彈劾李鴻章,說李鴻章南下浙江屬於:
“”越界掠功,不顧浙江剿匪大局“”
同時又派幕僚前往嘉興,通知李鴻章立即帶兵撤出浙江。
當時消息不發達,所以左宗棠的幕僚到達嘉興之後,這才發現李鴻章根本就不在嘉興,而李鴻章的部下程學啟他在嘉興城外戰線。
李鴻章當時在蘇州,把前線的戰事交給了太平天國叛將陳學啟。
雖然李鴻章不在嘉興,那麼左宗棠的幕僚直接對淮軍最高指揮官程學啟說:
“”山有山路,水有水路,朝廷也有朝廷的規矩,浙江是我們左大人的勢力範圍,請你們立刻撤出浙江“”。
.......
可程學起高傲的很,他壓根就沒把左宗棠的幕僚放在眼裡,他直接雙手作恭,朝北方恭了恭,大言不慚的說道:
“”我是接到朝廷的命令才來浙江,是太後同意我們來的,你們要我們撤軍,那就讓左宗棠去找太後“”
“”太後讓我們撤兵,我們就撤兵“”
程學啟是個粗人,說出的話能懟死人,幕僚見程學啟油米不進,與自己賭狠。
幕僚氣得五雷轟頂,可又沒辦法,隻好北上去蘇州找李鴻章理論。
........。
左宗棠在北京的彈劾沒有下來,幕僚去蘇州找李鴻章討說法,這都需要時間。
而這段時間淮軍將領程學啟開始猛攻嘉興城,淮軍和常捷軍配合在一起同時進行兩種作戰方案,表麵上攻城,實際上暗中挖掘地道。
1864年3月20日
淮軍再次發動強攻,這一戰摧毀嘉興城外太平軍東門北門西門三個營壘。
大敗的太平軍撤回城內。
1864年3月24日,隨著一聲驚天巨響,嘉興的西門被淮軍炸開一個非常大的缺口,大批淮軍入城。
雙方隨即展開巷戰。
太平天國挺王劉得功得知西門被炸開了一個大缺口,他帶著一部分人馬立刻全去堵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