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王不忠......英王不英“”
.......
李秀成在供詞裡表示想要投降曾國藩的想法,不知道是有意的,還是故意的。
如果是故意的,那就是李秀成故意寫一些對曾國藩不利的供詞,他想在臨死之前挑撥曾國藩和慈禧太後的關係,從而讓朝廷處理曾國藩。
可惜曾國藩沒上當。
可世間人不懂李秀成,認為李秀成不配一個“”忠“”字。
不管是真心還是有意,李秀成也為自己這個想要投降行為招來了後世的罵名,成為他為數不多的汙點之一。
.......
曾國藩回到湘軍大營之後對幕僚趙烈文,弟弟曾國荃等人說起了李秀成:
“”李秀成他寫的供詞必須要好生改,他寫的東西對我們湘軍非常不利“”
“”如果這些供詞送到北京太後必定認為我們湘軍威脅頗大,大到對我們產生懷疑,那咱們這麼多年的仗白打了“”
......
幕僚趙烈文也看過李秀成的供詞,他也覺得有些供詞問題頗大,其中一條勸曾國藩自立為王,這可是殺頭的大罪。
所以趙烈文說:
“”李秀成此人不可留,更不能送到北京,估計北京的聖旨這幾天快到了,咱們一定要趁聖旨到之前,把他殺掉,以絕後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脾氣暴躁的曾國荃很想殺李秀成,見幕僚趙烈文說要殺李秀成,他立刻拍手叫好
“”殺了他.....這賊子拉去淩遲處死,以報國華在天之靈“”
.......。
安徽三河鎮之戰,李秀成和陳玉成聯手殺了湘軍猛將李續賓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
可曾國藩擺擺手,說道:
“”不可.....李秀成也算是個英雄,淩遲處死對他太殘忍,等他寫完供詞,還是斬首吧“”
.......
1864年8月7日。
太平天國四十一歲的忠王李秀成被湘軍斬首,頭顱被鹽包裹,醃製,最後被裝在一個小木籠裡。
然後有一名湘軍士兵後背插著旗幟,提著裝有木頭顱的籠子,騎馬跑到江南地區,一邊敲鑼一邊吆喝:
“”逆賊李秀成頭顱在此,供大家觀看“”
曾國藩這樣做,就是告訴江南地區的太平天國殘餘勢力:
“”你們的忠王李秀成死了,反抗是徒勞的“”
李秀成的屍體埋在哪兒了?曆史上沒有記載,但我個人認為估計是埋在南京城雨花台附近。
........
講完了李秀成,還有一個人沒講到那就是太平天國最後的核心人物幼天王洪天貴福。
.......
洪天貴福和李秀成走散之後,他的運氣還算很好,跟隨他的人不少,一路上收集了不少殘兵敗將。
他們一路逃命,逃到安徽廣德。
這些人本來是想去湖州,可當時湖州離這裡有幾百裡,而且聽說李鴻章在攻打湖州,所以他們認為去湖州沒什麼用。
這時乾王洪仁軒提議去江西,經湖北,再去陝西西安。
因為當時西安有一支強大的太平軍,這支太平軍就是英王陳玉成的部下扶王陳得才和啟王梁成富。
西安的太平軍擁兵二十多萬,所以幼天王逃往西安也不失明智的選擇。
喜歡太平天國的末路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的末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