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色大宋!
就依安置那五十名老軍的莊子而言。
若是沒有史達祖操心,依府裡給每個莊子發年禮,或是給莊戶們發了,給這五十個老軍沒有,無論如何也會讓人寒心。
有時候人在意的不是那點東西,而是一個態度。
史達祖說道“少君,府裡大小事主君信任,所以我也知道近來的一些事情。門下有句話,少君並非鎮安候府的李幸,這事眼下知道的人不多。但若是少君得到鎮安候府老軍的信任,是與不是,卻已經不重要了。”
韓絳問“這份信任,怕是要過命的交情。”
“難,也不難。當兵吃糧領餉,當武官的圖什麼,有些人圖的自然是榮華富貴,還有些人圖的……,唉!”史達祖長歎一聲。
史達祖這一聲歎息讓韓絳聽出其內心的悲戚。
韓絳為史達祖倒了一杯熱水,史達祖接過“謝過少君,門下多次入考不,後蒙主君收留,其實我不中,還有一個原因,因為我出身不好。”
“何解?”
史達祖解釋道“歸正人,這個詞少君可曾聽過。”
“聽過,但不明其意。”
“歸正人,依當下朝堂之上分為四類。依次為歸正、歸明、歸順、歸朝。我是歸正,原汴梁人,隻是當年沒有跟著一起逃。歸順,是在原先西北還有些部落,心還在大宋身上,眼下名義是還是宋臣。”
史達祖喝了口水繼續說“還有歸朝,就是當年遼國,特彆是燕雲一帶的人投奔過來。最後就是原本不是宋人的,投靠大宋。文官歸正,必閒職。武官則不同,武官是帶著兵馬的,兵馬少的被分散安置,兵馬多的布置在前線。”
有意思了,韓絳聽出味道了。
史達祖笑了一笑“少君讓主君開正門迎新科狀元,這一步棋走的妙。我推薦給少君一人,少君找到他,他可助少君在淮南東路事半功倍。”
“誰?”
“當年創立飛虎軍的辛幼安。”
“辛棄疾?”
這當真讓韓絳意外。
韓絳一直在考慮怎麼拉攏辛棄疾的,沒想到韓府的人也會提到他。
很顯然,在這個時代,真正的人才依然會光芒四射。
聽到韓絳提到辛棄疾的全名,史達祖便知道自己這位少君是知道,甚至了解辛棄疾的。
“對,就是他,想來少君知道些人,他是歸正者中的人傑,雖然被朝廷打壓,幾起幾落,特彆是淮河以北,原河北兩路、京東兩路的歸正軍將領對他非常尊敬。陳同甫與辛幼安是好友,關係相當的好的好友。”
韓絳用力一點頭“懂了。這麼說來淮南東路的主力,是歸正軍。”
“對。”
韓絳再問“鎮安候呢?”
“他不是,所以少君是不是鎮安候之子並不重要,這個身份僅僅是少君與淮南東路各軍能說上話的一個契機。但,陸遠伯是,他歸正後,一身武勇得到魏王看重,成為魏王府領將,後外放領軍。”
“明白了。”
史達祖又說道“少君,嚴州那邊吵的很凶,門下可以問一句,少君明知嚴州會爭,卻依然這樣辦,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