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韓絳多作解釋,楚州有三個港。第一個是長江北岸的港口,第二個是淮河出海口,第三個怕才是韓絳最想要的,非官辦的一個港。
那個港不是私建,是大宋國都還在汴梁時期的一處海灣港在淮河出海口北邊。現在那裡混居著金人與宋人,同時有宋人與金人的官,雙方默許這個港口變成中間地帶。
被偷運出去的官倉糧食換鹽,就在這個港口屬於金人控製區來交易的。
韓絳又說道“第二個問題,我的目標是全麵控製淮南東路,當然這隻是目標能達到幾成我也不知道,儘人事、聽天命吧。”
史達祖追問“這全麵控製怎麼講。”
彆人問韓絳可能不會說,就是韓嗣這邊韓絳也不會說,不過史達祖例外。
史達祖是韓侂胄的掌筆,是知道許多機密的。
“祖兄,先假設可以成功的全麵控製。第一階段是,這裡無論文武官員,無論是政、民還是軍,咱們韓家的話當回事。第二階段是,達到汝州那樣的,上下一心,不分內外。”
“怕不容易。”史達祖心說一個汝州韓家經營了多少年。
這還是一路,不是一州一府,很難。
韓絳還有第三階段沒說,這句話他不會告訴任何人,包括養父韓侂胄。
這一句就是第三階段,我韓絳的話就是聖旨。
這種話肯定不能說的。
史達祖問“最後,李幸外公留下的遺產呢?”
韓絳反問“我能要嗎?我若要了,將來身份問題揭穿這便是黑案底,我貪了魏家的錢。所以,我要拿這筆遺產中有形的部分來作人情,用人情換我想要的控製權。無形的部分,我拿了誰也不會知道。”
“少君,什麼是有形,什麼是無形。”
“店鋪、田產、貨物,一切你能看到,能摸到的東西就是有形資產。其餘的,某種技術,無論是關於鹽的、絲的、布的、鐵的等等技術,這些是無形的。當然,還有關係網,生意上的渠道等等,也是無形的。”
韓絳解釋之後史達祖隻是簡單的一思考就明白了這個區彆。
真正的東西就是有形的,其餘的不是。
若這樣,倒是一個好辦法。
但史達祖還是又問了一句“少君,武清的鹽這條路,難道少君也想要?”
“不要。若是其他的東西我會有,與金人交易有什麼不可以,隻要區彆一下交易的種類就行。肯定不會有鹽,若是我騰的出手,我會想辦法把楚州北港的鹽砸到十文一斤,而且數量無限。”
史達祖隻是笑笑沒接話。
若韓絳真有這本事,怕是由不得他了。
主君不會放著無數的鹽以十文這樣的價格流出去,肯定會插手將其變成更有意義的。
鹽。
彆說是私鹽販子,就是朝中許多官都想插手的。
想歸想,當下便是韓絳作主,除非有巨大的差池或是會給韓家帶來巨大的麻煩,史達祖原則上會順著韓絳的意思。
史達祖說道“既然少君定下章程,那便辦。”
“謝過祖兄信任。”
史達祖欠身回話“少君這是那裡話,少君是主,我是仆。不過我還要再問一句,若查實謝家三房當真私販官糧與金人換鹽私販,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