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色大宋!
韓絳的頭腦很清醒。
家裡鑄了那麼多的錢,這些錢總要有一個流出的方向。
最最合適就是金國人。
無論是貴族,還是豪商,能調動武清鹽的人肯定不是金國的小人物。
若是這條路斷了,張胥運鹽去楚州北那個碼頭,能借機會控製了那個碼頭,計劃也可以繼續。
所以,韓絳才在這裡下狠手刺激張胥。
隻要張胥離開秀州,回到揚州之後開始有所動作,韓絳便能夠抓住他的尾巴。
一邊,讓沈羽然從官方層麵上收拾貪官汙吏。一邊韓絳在下麵秘密的挖出金人滲入淮南東路的線,收拾掉一部分之後,再和其餘的部分作一些合作。
再說秀州大倉外。
韓俟與蔡通判同排坐著,那些被抓來的人韓俟並沒有派人去審。
韓俟將幾張紙遞到了蔡通判手中,這幾張紙上的內容與韓嗣給韓絳的那幾張紙完全相同。
紙上的內容看的蔡通判冷汗直流。
若說秀州大倉的事與他不相關,但這事便與他脫不開關係。
秀州城內有行錢將秀州大倉的糧食以三分利,四個月共收一成的利息放給了周邊縣鄉的貧苦農戶,這些農戶則是用這些糧食來交丁稅。
“這個。”蔡通判擦了一把汗,然後將文書遞給了秀州的長史與主薄。
可以說,最少定他們一個失察之過。
在每年的評定考核的時候,就是一個巨大的汙點。
韓俟穩座,拿著茶杯臉上帶著一絲微笑隻是看著,這種時候韓俟不會主動開口,蔡通判若不表態,韓俟不介意一紙彈劾送到朝堂之上。
蔡通判幾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便作出了決定。
蔡通判在袖子裡拿出一張紙放在了韓俟麵前“聽聞平原公收子,下官一份心意,請俟哥兒代為轉達下官的敬意與恭賀之情。”
韓俟打開看了一眼,放在旁邊的燭台上就把這禮單燒了。
蔡通判心中微歎,這禮顯然是輕了。
還好,他還準備了一份。
正當蔡通判要把第二份拿出來的時候韓俟開口了“事情這麼辦,秀州大倉的事情蔡通判你一直在秘密調查,但苦於秀州大倉屬於戶部直屬,你這裡並沒有管轄權。所以上書楊大法,楊大法則在諫台彈劾了此事。”
蔡通判等幾位秀州的官眼睛一亮。
若這樣的話,他們非但沒罪,反而有功。
韓俟繼續說道“我叔父的意思是這樣,魏家參與其中,幡然悔悟有檢舉之功,但功小過大不能相抵,略作處罰以敬效尤。秀州府衙秘查,找到參與倒賣糧倉的數人,以及背後指使之人,重罪者當重處。”
“而後,尋常民眾借了糧食用來交稅,這事與秀州大倉無關,是州裡與悔悟之商助民之善舉,明年可照舊,息再降,降為四個月八分息。”
“是,是。伯爺英明。”蔡通判還能說什麼。
不但把他秀州衙門在秀州大倉的事件上摘了一個乾淨,還把行錢借糧食給民戶的事情變成了自己的義舉。
韓俟接著說“查抄惡商,這是秀州衙門的事。所差的糧食不夠,以查抄之資赴廣州府采買稻米補倉,若錢還不夠,魏家出錢。切記,民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