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色大宋!
無論韓絳怎麼看丹聖這個稱呼。
其他人卻是很在意的。
辛棄疾卻是一臉的嚴肅“石炭煉鐵便是道門的功勞,丹聖進一步改進了石炭煉鐵的技術,我大宋每年產鐵四萬萬斤,施道長便是以丹成聖之人。”
韓絳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剛開始聽到,還以為是玄幻小說,還丹聖呢。
可聽辛棄疾一解釋,這意義便不同了。
改進冶金技術,這確實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辛棄疾又說道“施道長沒有道號,他說終南已失,自己無觀可歸,也沒地方祭先師,所以不取道號。施道長一脈,英傑倍出。他有一名弟子,將風磨的效率提高了三倍。還有一名弟子研究了九羽扇,不用人力就可令夏日涼爽。”
牛人。
韓絳聽出來了,這位真的有資格活著的時候就稱聖。
是一位集冶金、工程學為一體的大能。
韓絳開始有些猶豫,請這位大能過來幫自己一點點小忙,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不!
猛虎搏兔。
這次失誤不得,韓絳要製作的東西若這位大能出手,肯定能達到極致。
那麼,一定要請。
回到驛館,韓絳下馬車的瞬間,差點以為見到鬼了。
王希呂。
這位老先生竟然站在驛館門口,可看到韓絳卻沒有迎上來,隻是雙手自然下垂交叉站在那裡,似乎在欣賞驛館外的梅樹。
韓絳內心是笑了,這老頭死要麵子,都追過來的卻還不放下架子。
罷了,給這糟老頭子一個台階吧。
韓絳上前“仲行公,這麼巧。”
王希呂依然是仰頭四十五度向天,淡淡的回了一句“老夫騎驢走的小道。”
韓絳回應“陽關道有陽關道的道,羊腸小道亦然。仲行公入臨安時,家父必出城十裡相迎。”
“要二十裡。”
“好,就二十裡。”韓絳陪著笑容一抬手“仲行公請。”
“恩。”王希呂這才點點頭,一臉滿意的進了驛館。
進了驛館王希呂倒沒有再矯情,開口說道“卷宗拿給老夫看,老夫代你寫公文。”
“是。晚輩這就去取。”
論當官,王希呂雖然敗在韓侂胄之手,但這屬於戰略性失敗,戰術上這位能把張說這位外戚三次彈劾三次貶官,能把反擊的張家,還有幫手的吳家打的灰頭土臉,那手段也是扛硬的。
無奈,韓侂胄出手太邪、太狠。
一招失誤,王希呂這位作到兵部尚書之職的人落得一個罷官回家的結局。
在家閒了十年,王希呂讀了不少書,也反思了多年。
依然還是一隻千年的狐狸。
查閱了所有的卷宗之後,一份正式的公文,三封私信已經在王希呂手中成型。
王希呂的三封私信沒有封口,還是當著韓絳的麵寫的。
一封給他的同宗弟弟王藺,兩人的關係剛剛到五福,下一代就不是同宗,是同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