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完全沒錯。
大宋朝堂上誰管你過程是什麼,一切以結果論。
慈烈太後在後位上五十多年了,她知道太多見不得光的事情。
慈烈太後又問“吳家,在這裡什麼角色?”
韓絳回答“太姨母,沒有吳家在綠林的號稱力,那來的宛城八大王。”
還不錯。
慈烈太後倒是很滿意韓絳的回答,韓家吃肉肯定有跟著喝湯的,而吳家似乎是一起吃肉的,這很不錯,非常的不錯。
慈烈太後又問“最後一問,你怎麼知道會有大天災?”
“恩,我說有,一定會有。這是天道,天機。”
韓絳這次用了一個很裝逼的回答方式,卻不願意再解釋。
慈烈太後不信,但她也沒打算再問。
她在乎的問題隻有三個。
韓絳有沒有不臣之心,韓絳是不是在乎韓家,韓絳有沒有把吳家放在心上。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她都得到了,其餘的不重要。
慈烈太後將一份詔書讓自已身邊的老嬤嬤交給韓絳“趙汝愚想要什麼本宮知道,把這個交給他。”
“是。”
慈烈太後對皇宮內的事情看的極透。
隻要是與皇宮內有關的,她那怕在深宮之中也能了如指掌,把每個人都算的清楚。
韓絳拿著詔書跑到了前殿,詔書的盒子封條還在。
趙汝愚也沒有去檢查封條,韓絳看過或是沒看過對於他來說一點也不重要。
詔書隻有寥寥幾個字。
打開詔書趙汝愚也沒有回避韓絳,讓韓絳一起看。
第一行五個字梓宮前垂簾。
韓絳摸了摸腦袋,他不記得皇宮之中有那一個宮叫梓宮。不過不重要,趙汝愚已經笑在了臉上。
接下來第二行,十二個字皇帝心疾,未能執喪,曾有禦筆,欲自退閒。
最後一行九個字皇子嘉王擴可即帝位。
趙汝愚捧著詔書讓韓絳再看一遍,而後將詔書放回盒中,轉身吩咐道“來人,吩咐各官領旨。”
很快,這前殿就有許多人開始忙碌了起來。
韓絳很想說,你們要我乾什麼,我站在這裡很累的。
一隻實木的盒子,說不重也好幾斤。韓絳一直捧著,就站在這前殿正門外左側,因為盒中有詔書,韓絳也不敢亂動,更不敢走開。
隻是感覺,很累,手已經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