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色大宋!
之前,韓絳還恭敬的一口一個留公。
現在,老留頭。
留正卻無話可說,他這一逃,再回來確實在韓絳麵前有點抬不起頭來。
韓絳用手指頭在留正腰眼戳了幾下“老留頭,你若不走現在就是當朝二把手,樞密院正使。你這次回來,你說他們會許給你什麼官呢,虧了吧。”
韓絳是晚輩,這裡也沒有外人。
留正也不裝了。
認慫。
“老夫是給嚇到了,嚇的連家都不敢回。”
韓絳笑嗬嗬的將一份文書遞了過去後問“現在呢,留叔。”
一聲叔,讓兩人親近了許多。
留正接過那文書翻開,這是標準的大宋戶部核賬的文書格式,但卻沒有排頭、沒有項目、沒有規格。
也就是,除了必要的數字之外,這份數據是誰的,是什麼東西,以什麼度量為標準,全部都沒有。
韓絳伸手一指“建康軍秘密大倉,眼下知應天府或叫建康府的是葛邲。這東西是鹽,計算單位是料。”
一料就是個船上一個標準計算單位。
一料等於韓絳穿越前的零點三二五噸。
留正把這張紙揉了揉,又撕碎,就坐在馬車上一點一點的撕,每一片都撕的極小,一邊撕一邊在思考這事。
自已的女婿,這可不是什麼普通的關係,那是自家嫡女。
接近八萬料的鹽,這差不多是五百料大船二百船的運量,依建康軍那裡水師的運輸船的數量,可以說全部都在運鹽了。
八萬料,折算下來接近五十萬擔鹽。
留正問“你想要什麼?”
“我想把這些鹽換成錢,還不能在淮南東路換,因為虞山碼頭也有倉庫,平江也有。這鹽我要往西北運,怎麼樣順利的運到西北,這便是留叔你要幫著想的。”
留正明白,路線什麼是其次,關鍵是大量的運輸船從長江北上,然後再轉漢江,這需要一個理由。
一個給大宋朝堂,給金國朝堂那怕是哄,也要哄過關的理由。
用私鹽販子那一套不行。
他們運幾十擔,往大了說,幾百擔。
這些私鹽販子全部加起來,一年三萬擔鹽算他們本事大的。
這裡是五十萬擔鹽。
沒點手段還真不容易運到西北去。
留正問“你是奔著西夏去的?”
“不然呢?”
也對,汴梁朝代許多次宋與西夏的戰爭都是由鹽引起的,西夏缺茶、米、布、鐵,唯有鹽很多。西夏的青白鹽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西夏的對外收入來源,而汴梁時期大宋多次禁止青白鹽交易。
青白鹽,絕對是西夏收入的重中之重。
留正是曾任樞密院副使,他對這些情報也有所了解,思考片刻後說道“是不是太多了點,就我所知西夏每年給金國官方數量是十萬斛,再加上私鹽販賣的也就是兩萬多斛,你一下五十萬石運過去,合適嗎?”
二斛一石。
韓絳這是相當於一百萬斛的鹽。
韓絳回答“鹽是什麼?在關隴就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