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都明白,但是之後的意思。
韓家與吳家那是穿一條褲子的,韓絳娶了錢家,彆看錢家不爭,可誰也不敢輕視錢家的底蘊。
這話說的李潽認可,李潽一拱手“好,這事我去辦,各位也安排自己的人配合一下。”
再說韓府。
江南西路安撫使叫孟九洛,他和韓侂胄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他算是周必大的門人。
但曾經在錢家書院讀過書,他來臨安一定會去拜見錢蕁逸,肯定不會甩識韓侂胄。
但。
八百萬擔瓷器的訂購量,嚇的他差一點萎了。
進了韓府。
韓侂胄直接甩出一份國書,非常正式的國書,上麵有大越國皇帝的私印、國璽,大越國軍政兩院的印信。
從紙張到墨跡,都是大越國自產的。
孟九洛是識貨的人,他一眼就看出這東西是真的,十足的真。
韓侂胄開口了“吾兒在廣州府與不法番商鬥了鬥,大越國恨番商壟斷了許多生意,所以想請咱們官家開恩,開放兩國一些貿易的權限,不再讓番商經手,也非官辦,由兩國商人自行交易,這份國書沒敢往上遞,就是想先打探一下咱們朝廷的意思。”
管他是商人自由交易,或是官麵上的生意。
八百萬擔瓷器的數量實在太驚人。
韓侂胄又拿出幾份大越國軍政兩院的正式公文,上麵有詳細的采購要求,以及大越國願意供給胡椒、沉香等物品的清單。
孟九洛一翻看。
瓷器九成都是垃圾瓷。
垃圾瓷是一種貶意的說法,瓷器是精品,但民間普通人也要用碗,這些全是民間普通人使用的。
景鎮鎮那幾大窯都不燒這種。
可江南西路窯口多到數不清,有的是燒這種瓷器的。
這數量,這訂貨量。
用孟九洛的話說,至少給了江南西路十幾萬人的飯口。
用韓絳的話說,帶動了江南西路十萬以上的就業崗位。
比起江南東路、兩浙路而言,江南西路是一個窮地方,這樣的生意是及時雨。
韓侂胄又補了一句“本官會和廣南東路商量一下,你們過韶關,從水路出廣州府,或是走欽州府,會有人去接貨。”
孟九洛猛的一抬頭“郡王,廣南東路的窯口、福建路的窯口,怕也不少吧。”
韓侂胄淡然一笑“他們沒空,占婆王求購數量不比這個少,要看國書嗎?”
孟九洛愣了一下,一拱手“雖然有些不恭敬,但下官還是想看看。”
“好。”
韓侂胄轉身在自己的書架上打開一個單閣,取出一隻木盒。
占婆的。
比起大越國的還厚,還多。上麵的印信數量也更多。
“這,這不公平,他們憑什麼有中瓷、上瓷,還有精瓷。”孟九洛瞬間就被韓侂胄帶了節奏。
他自信,自從靖康之役後丟了汴梁,丟了北方,他江南西路有資格在瓷器上排名次。
而福建路、廣南東路的瓷器從精品的級彆上來講,比起江南西路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就拿碗來說,韓侂胄吃飯用的碗,江南西路的名窯十天能出一爐,各種準備花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