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色大宋!
按照大越皇宮內的戶籍總算,韓絳計算過。大越國還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口不在韓絳的控製之內,或是還沒有完成造冊、登記戶籍。
再往西,真臘國。
再往南,三佛齊。
這些都是大宋瓷器的重要消費市場,八百萬擔的下瓷,不敢說分分鐘就賣光,按一年的銷售量作計劃,這點瓷器量是肯定不夠滿足這麼巨大市場的。
而且運輸損耗都沒有計算在內。
海運,運瓷器要加保護性的包裝箱,一船能運八百擔就不錯了,運到占城,運氣好損失半成,運氣不好能損失一半。
這時,沈羽然終於說明了來意“不管這八百萬擔下瓷,是多還是少,但總歸是大越王國訂購的,他們轉手再賣給彆人也罷,自已王國內使用也罷,這畢竟是官辦的差事,所以我想作為咱們大宋這一方,出使大越國,崔兄也是這個意思。”
“哈,哈哈。”韓絳笑的很假。
出使大越國啊。
這個,哈哈。
崔壹葉帶著疑惑問“怎麼,絳哥兒認為我們不合適,或是無法完成使命,再或者大越國和你之間,有什麼不好讓朝廷知道的交易?”
“哈,哈哈。”韓絳用笑掩飾著。
崔壹葉繼續說道“這天下,有許多地方會燒陶,但燒瓷僅有我們。金國雖占了北方,但金國也燒不出什麼像樣的瓷來。若說有人學了點,高麗人倒是學了一點,他們也有一些燒的不錯的,卻也僅限於唐時的那簡單幾樣。”
崔壹葉的話不錯,瓷器真正傳出中原,技術被彆人學走,也是在元代的時期了。
“還有,大越國就我所知,以往平民用木碗與陶碗的多,突然采購這麼多瓷器難免不讓人感覺到意外。”
韓絳搖了搖頭“你錯了,大越國的土質不好,燒的陶也不怎麼行。因為他們那裡潮濕,他們不怎麼會使用煤,總之原因很多。所以他們的陶器實際上比咱們的下瓷賣的還貴許多,這才采購了咱們的下瓷,幾文錢一隻的碗?若說貴?隻在運輸上。”
崔壹葉又問“那木碗呢?”
韓絳反問“上等的檀木碗貴嗎?”
“很貴。”
韓絳笑了“所以?他們把原先製作碗的木料給我,我給他們瓷碗。”
完美的理由。
許多珍貴的木料在大宋很貴的,大宋用來製作房屋、家具,甚至是各種木製的用具。檀木就沒有便宜的,無數是水檀、黃檀,或是黑檀都是非常貴的木料。
若按這個算法,大越國的平民全家一套木碗所用的木料,真的比下等半陶半瓷的碗貴好多。
發現這生意的人,是個天才。
韓絳說道“所以說?除了我韓家人之外,我不會讓任何人接觸到大越國的人談生意,說不定有什麼彆人看不到的生意就被不知道什麼人搶先了,下等瓷器換木料這生意?一反一正數倍的利呢。”
“我呢?現在管著市舶司,我也不會讓尋常的商人亂跑的。畢竟派裡有海盜?也不怎麼安全。你們若真的想作點事,我倒是有個好的提議,讓金國的布價也降一降。”
這話,崔壹葉與沈羽然都不愛聽了。
沈羽然黑著臉“我們是官,不是商。”
韓絳這時來了一句很直接的“最近也不打算坑誰,所以利用不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