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這一次韓絳沒拒絕。
葉適出門的時候正好沈羽然與崔壹葉到了。
葉適隻是簡單的說了幾句?兩人便跟著葉適往鶴鳴樓而去。
鶴鳴樓?為什麼現在是臨安府最頂尖的酒樓。
之前來的時候,誰也沒有真正看過鶴鳴樓的後堂,此時葉適走進後堂?不說彆的,僅這廚房就讓整個臨安府沒辦法比。
整個廚房除了房頂之外,地上、牆上全部用瓷磚帖出來。
比起磚地、泥牆至少在感觀上要乾淨無數倍。
就連水槽都帖有兩指寬、三寸長的小瓷片。
葉適在地上摸了摸?在牆上摸了摸。
不是普通的下瓷,應該算是下瓷中的上等品。再看所有的瓷片大小完全一致?連花紋都幾乎一樣?葉適相信這便是韓絳用了某種普通匠人不知道的法子。
倒是沈羽然說道“傳聞秦軍軍械製作?每人隻製作一部分?每一個部件都有一個標準的規格,我記得建安伯講過,那是初級流水線製作。”
葉適懂了。
韓絳這八百萬擔下瓷的訂單是真的,卻也在改變瓷器產業的生產方式。
所以是下瓷。
上瓷不可能,因為那需要良匠精心製作,燒一爐成不了幾隻。
那麼,若有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是不是可以增加燒一爐的成功率呢。
先從下瓷來說,燒一爐九成九都成了,是不是有可能呢?
葉適相信‘及之而後知!’
葉適的理論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原始的唯物主義思想。
此時葉適開始思考,韓家這次貪權是想獨霸朝野,還是真的為改變而需要權力。
認真思考之後,葉適決定給陳傅良寫一封信。
若是陳傅良支持,葉適便考慮這次給韓家當一次槍來使。
葉適給陳傅良寫信,因為葉適不夠富,沒有自已的家丁送信,所以用了官方的驛站給泉州的陳傅良寫了一封信。
信送出去的時候,韓絳就知道了。
很好,這事已經成了一半。
韓絳相信陳傅良會很好的勸說葉適的,葉適的級彆不可能成為江南西路轉運使,但卻可以成為江南西路轉運使司判官。也就是轉運使的副職。
崔壹葉與沈羽然也可以過去。
先從產業結構上對江南西路的瓷器業作出改變。
當今大宋已經不比從前了,在最輝煌的時期,大宋的瓷器可不是五大名窯,而是十大。擁有官方登記,能燒出有品質瓷器的窯口,一共有一百三十九個縣。
眼下,失去了淮河以北大量的土地,北方地區的定窯係、耀州窯係、鈞窯係和磁州窯係都沒了,連汝窯都空了。
還好長江以南的龍泉青瓷係與景德鎮的青白瓷係還在。
韓絳知道自已穿越前元青花很貴,可此時自已屋裡有宋青花,韓絳不是專業人士,但憑自已的手感與眼光,這東西不差。
當然,還有建窯、新興的潮州窯、雷州窯。
好東西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