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色大宋!
聽到辛棄疾要親自為這一科會試出題。
韓絳懂“老辛,你的意思是,現在就開始儲備人才了?”
“是。”辛棄疾沒有否認。
為恢複中原,辛棄疾都自甘被天下人罵成反賊,所以沒什麼他承受不了的。
辛棄疾又說道“甚至於,我還會見吳曦,在適當的時候讓他調紹興軍的兵馬監視新科進士以及武科優秀人才。”韓絳接了一句“時機一到,打包拉走。”
打包拉走。
這個詞讓辛棄疾臉上多了一絲笑容,確實是這個意思。
吳曦是立過血誓的人,辛棄疾信得過。
少許,錢府。
辛棄疾秘密入臨安錢皓桁肯定是知道的。隻是見到辛棄疾和韓絳一起回來有些意外,錢皓桁問了“幼安兄,你怎麼會和絳哥兒一起回來?”
辛棄疾答“原本打算去益公府上,和絳哥兒聊了一會之後改變了主意,我打牌在宛城見益公,這樣或許會更合適一點。”
錢皓桁請辛棄疾坐下後說道“剛才我們在議,節夫兄的見解非常了得。”
錢蕁逸也點了點頭,認可了這話。
辛棄疾並不感覺意外,韓侂胄是什麼人,能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的人怎麼可能是簡單的人。
倒是韓絳有些意外。自己老爹能讓太公錢蕁逸認可,這是真了不起。
不用韓絳問,錢皓桁就把韓侂胄的理論說了出來。錢皓桁對辛棄疾說道“幼安兄,節夫兄剛才提到,天下大義不是陰謀而是光明正大,同時我們需要一場血戰才能讓天下人信服。宋代周的真相已經不為人知。”
宋代周?
這事韓絳自然聽說過,也有許多曆史電影演過,難道是後世人編的嗎?
不,當然不是。
錢皓桁所說的不是過程,而是細節,還有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許多不為人知的發生在背後的,發生在看不見地方的事情,更有著無數人當時的處境以及各州府的態度等等。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
錢皓桁接著往下講“眼下,代宋治天下需要一個天理,絳哥兒的攤丁入畝,無論士紳、僧道都要交稅這件事情可以說與天下大族為敵,所以宋不可能融入我們的新王朝,這之間是不是會有戰爭未知,隻是眼下我們需要天理。”
辛棄疾表示認同“是這個話,陰謀詭計不足以得天下,是需要天理的。”
韓絳這時接話“天理在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保證任何的正義財產權,那些搜刮與壓迫將被打擊,商人中也有許多充滿善良的,就我走過的江南西路、廣南東路,有富戶修橋鋪路,捐助學堂,也有好官員在修河的時候吃住都在工棚內。”
“講的好。”錢蕁逸開口稱讚了一句。
不可能將士族一棍子打死,畢竟寒門很難出人才。
教育資源的問題,注定的士族出高端人才的機率要遠大於寒門。
韓絳繼續講“如何得到民心,還有一招。我即將開啟遠洋貿易,我準備從廣南東西兩路、福建路先入手,我的口號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帶動更多的人的富裕。”
這理論有一套,錢蕁逸發問“此話詳細解說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