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韓侂胄應了一聲後,然後拿出一份上疏以及一份公文遞給了韓絳“先讀了,然後再說。”
韓絳接過先打開上疏,這是一份給官家的官樣文章。
大概的意思就是,臣已經了解到了官家的安排,臣請作出如下具體安排等等。
接下來,就是借韓絳手上那份聖旨,再加上樞密院與都院的認可,作出的一份建議案。
建議案的內容便是,有請錢家太公出仕,聯合周必大、洪邁、餘端禮作為這次會試的聯合主考官,同時設副主考七人,參與閱卷十八人,會試督辦代天子令韓絳。
武科則由韓侂胄出任主考官,聯同北大營都指揮使韓同卿、新任兵部尚書李洱、紹興守備及皇陵軍都指揮使吳曦。調各軍優秀武官十八人為同考,武科會試督辦代天子令韓絳。
由簽樞密院使,暫行殿帥之責。
等等。
前前後後,一共列出了九條。
看到韓絳看完,韓侂胄問“沒問題吧?”
“爹爹放心,這事沒問題。”
“恩。”韓侂胄點了點頭“接下來百官討論你不要參與,就算被人唾到臉上也不要擦,今天就要讓他們知道一下咱們韓家在朝堂上的勢。”
“明白。”
韓絳雖然明白,可心裡卻在打鼓。
這份公文會不會太狠了,文武會試加上殿帥職責,不說後麵那些,僅這三條就足夠引起一場臨安城官場的大地震。
當然,核心就是韓絳他自已。
文科會試第一主考是自已大娘子娘家太公,武科是韓絳的爹,而且副主考還有韓同卿,又要讓老爹韓侂胄暫時代殿帥之責。
好可怕,好可怕。
韓絳還真有點緊張。
早朝時間到了,趙擴竟然是五心向天的坐姿,受韓侂胄秘密派人入宮傳話,左班都都知親自作為今朝的侍領太監。
李順高喊“官家臨朝,百官禮!”
百官施禮,依各人位置站好。
韓絳立即出例,上前一步“臣有一疏。”
韓絳的上疏送到趙擴麵前,趙擴連眼睛都沒有掙,李順高喊“官家允。”
官家允不行,百官都知道官家現在什麼情況,說求仙問道有點過,但一心修行連宮妃都冷落了。
韓絳轉過身,開始大聲朗讀自已的建議。
剛剛念到武科會試副主考是北大營都指揮使,還沒有把韓同卿的名字念出來的時候,就見一個老夫子衝了出來,衝著韓絳就是一口唾沫“我呸,你這不要臉的小賊,你韓家人儘國賊。”
韓絳那個火大。
韓侂胄睜開眼,那道目光射過來,韓絳忍了。
韓絳繼續念。
這時,趙康也衝了出來“官家,這小賊心術不正,借官家的信任行不軌之事。”
韓絳隻當沒聽到,繼續念。
前三條念完了,然後是第四條“本官提議,新任文武,須前往宛城入職,以示朝廷對宛城百姓之關愛,宛城軍既然已是我大宋國土,臣第五條便是臣自請前往宛城談判,允許帶戶部官員前往核查戶籍……”
“臣第六條,請兩院核準,本次會試推遲十日,允許宛城選派文舉五人、武舉十人前來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