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吏不太懂,上前部“轉運使,他們在海裡轉圈圈,這是何意,為何其他船上的士兵如此興奮。”
孟九洛搖了搖頭“這個,本官也不懂。”
有陪同的士兵解釋“這叫搶風位,誰能搶到最好的風位,便已經是嬴了。雖說也有逆風位能嬴的,但總歸有利的風位更好打。”
真正的主力水師到了。
兩廣水師。
廣南東路、西路水師聯合,加瓊崖。
他們是南海水師的絕對主力。
不僅因為他們原本就擁有最優秀的一群水兵,更因為他們原先就是大量的造船坊,再加上少量的木料供應,以及夷南城那邊的工匠、原料的幫助。
真正的超一流主力軍團。
全新的兩廣水師。
旗艦,八千料,一百零八炮門的超級巨型戰艦,九桅十五帆,四層樓船式,外舷加裝鐵皮,前甲板擁有高強度投石車與巨弩。
這是艦隊的最高統帥並非原先廣州水師的高級將領,而是一名四十七歲隻是一條運輸船長的老兵。
在數次演武之中,這個老兵展示出的不是天才。
用天才來形容他都遠遠不夠。
不識字。
卻無師自通可以使用六分儀,這根本就不是常理可以解釋的。
他可以憑海風的味道來判斷未來三天海上的氣候,他可以憑水中魚的反應去感受大海的潮汐。
他對水戰有著天生的敏感性。
他不懂兵陣,卻可以攻破任何一個將軍布下的水師軍陣。
他沒讀過兵法,卻因為從十四歲就在船上當小兵,懂得怎麼樣去擊敗他的敵人。
他總能發現那些細微的,根本不容易察覺到的,敵軍的錯誤和弱點。
天生的統帥。
從一次又一次的演武中一步步走到了他人生的巔峰。
兩廣水師大都督。
小名海狗子,大名劉海龍。
給他起名字的是錢泓宣,教他識字,給他上課的也是錢泓宣。
占城碼頭。
劉海龍見到錢皓桁卟通一下就跪下了,雙手捧上一個布包。
錢皓桁很驚訝,雙手去扶,劉海龍如同一塊釘在地上的鐵那樣,根本扶不動。
錢皓桁解開布包,裡麵是一雙鞋。
劉海龍這時開口了“我娘縫的,我娘說他隻當我沒這個兒子了,留下我弟弟給她養老送終。主君要打仗,娘說無論打誰,不是他們死,就是我死。打死主君要打的人,我為主君進忠,打不死敵人,我死,也是為主君進忠。”
錢皓桁叫人把劉海龍架起來“不興這個,咱們打仗為什麼,你還沒懂。也不知道你有沒有老師,你的老師怎麼教你的。咱們打仗就是為了恢複中原,讓天下百姓可以有吃有喝,冬天有衣,有柴。而不是給某個人以死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