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色大宋!
京兆。
這裡曾是漢之長安,唐之長安。
沒有那個王朝不向往長治久安。
此時的長安已經不是韓絳心中的長安了。
唐中後期巨大的人口毀了長安的土地,山中無林、田地貧瘠。唐末的戰亂,更是加劇了長安的毀滅。
這裡的水利設施被毀,城牆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傷。
韓絳到碼頭的時候,這裡曾經是唐時最大的水運碼頭,隋大運河的,長安城的東北角,滻河與涇渭的交彙處。
眼下,這裡不再有碼頭,變成了一眼望不到邊的沼澤河灘。
從這裡再看長安城,城牆上有幾處地方都長有草。
韓絳看著遠處輕聲說道“長安大道無行人,黃塵不起生荊棘。”念完後,韓絳轉頭看向自已的老師陸遊,特彆強調了一句“我抄的。”
陸遊沒笑,也看著長安城。
而後,陸遊很嚴肅的說道“選長安定居,或許不是一個好主意,可以考慮換一城。”
“不,就這裡。”韓絳很堅定自已的想法。
辛棄疾也勸“其實,東都也可以。”
“不,就這裡。”韓絳選了長安這個地方,韓絳解釋說道“這裡如同一張白紙,拆遷費便宜,一切可以推倒重建。”
辛棄疾看著遠方“長安城其實是在唐後期被人口過多壓垮的。”
人口多嗎?
韓絳不解釋。
進城。
找一個宅子住下,這是曾經一位完顏家王爵在京兆的宅子,辛棄疾打下京兆之後就派人照料這個宅子。
韓絳進宅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來了一份最新的長安周邊地圖。
“修水。”
韓絳列出了自已的第一條目標。
重修長安八水八惠,隋唐大運河,然後將整個長安所有的村子重新布局。
長安所有的山不許砍柴,隻允許撿枯枝。
長安城內各戶不得買柴,全部使用煤。
煤則來自耀州煤礦。
幾天後,錢皓桁也到了,不僅僅是他到了,還帶著幾十個官員。
新朝廷。
這事不能對外宣布,但事實上,這確實是開始準備新朝廷了。
新國庫有錢。
金國賠償的黃金、白銀等等開始運往長安城。
半個月之後,當年輕一代的臣子陸續來到長安之後,第一次所謂的長安府晨會開始了。
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