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色大宋!
錢皓桁想的很清楚。
你們西夏一亂,我超發的銀券在你們西夏會成為硬通貨,西夏的貴族害怕自已的家產因為內亂而受損,一定會想辦法給自已的財產避險。
那麼,銀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這個時候,超發的什麼數值就不是問題了,西夏貴族存入壕橫號的真金白銀會填補這一切。
銀券是需要印的,加印銀券也是需要時間的。
當銀券幾天之後印的差不多了,在明天又要開晨會的前一晚錢皓桁這才拿著新的預算書找到韓絳。
“嶽父。”韓絳請錢皓桁進了書房。
錢皓桁坐下“說個事,我安排了一下,在咱們與西夏的邊界幾個互市的城池秘密的加發了價值二十三億錢的銀券,原本我想的是隻發行八百貫,但仔細想了想,還是增加了,將八百萬貫,改成了八百萬錢。”
這不是一個小數字。
韓絳內心計算了一下,這至少是自已所有地盤每年稅收的十分之一,加上自已的所有的工坊,以及其他海上貿易的收益,不算這次遠洋出海的部分,也有二十分之一。
數量說大吧,其實也不算特彆大。
但這個時代,特彆是交子與會子這種大宋的紙幣讓百姓已經完全不信任的時候,增發這麼多銀券,一但出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錢皓桁其實也有所擔心,所以才特彆來找韓絳商量一下這事。
錢皓桁說道“絳哥兒,這事我是這麼想的,西夏一但內亂,西夏貴族的錢流入咱們錢莊,有大量的真金白銀的話,這些便不算是超額增發的。”
韓絳沒有急著說話,先到書桌旁計算了一個這八百萬兩對於西夏邊市造成的影響。
若放在整個大宋而言,這數量倒好說。
僅放在西夏邊市,這事真的要算一算了。
錢皓桁起身站在書桌旁看著,韓絳算的內容他看得懂,但他算的肯定沒有韓絳好。韓絳算的就是西北這些州府的自身產值,然後是邊市的每年貿易量,加上西夏的每年稅收大概數值等等。
不用等韓絳算完,算到一大半的時候錢皓桁就說道“看來是發的多了。”
“恩。”韓絳點了點頭。
印多了不怕,少發行一點就好,現在算一個合理的數字。
錢皓桁阻止了韓絳繼續算下去“絳哥兒,聊會再算。”
“嶽父有話說。”
“有點,先聊聊。”
“嶽父請。”韓絳把錢皓桁讓到茶桌旁。
錢皓桁沒有先提及西夏的事情,他問韓絳“長居到長安這邊,或許這裡將來就會成為新都,這裡現在可不比當年,這裡想要重新恢複漢唐的盛世花的可不僅僅是一點錢財,這裡很難。”
韓絳坐下一邊燒水泡茶一邊說道“嶽父,我沒想過最終用長安成為都城。”
“然後呢?”
“眼下,長安百廢待興,我在長安就會讓長安複興,為了西北的安定,長安必須恢複,這也是給天下百姓一個信心。”
這話在理,錢皓桁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