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民,你不用急著回答我。我知道你心裡有我,這就足夠了。”冉秋葉溫柔地打斷了他。
“你們聽說了嗎?閻埠貴大爺家的雜貨鋪,最近賣東西可貴了!”一個小胖子抹著汗,氣呼呼地說道。
“是啊,我昨天買了根冰棍,竟然要五分錢!以前不是才三分嗎?”另一個瘦小的孩子附和道,臉上滿是委屈。
“不隻冰棍,我媽說連火柴都漲價了,閻大爺這是想錢想瘋了吧!”一個小女孩紮著羊角辮,憤憤不平。
周衛民聞言,眉頭微皺。閻埠貴這人,平時就愛算計,人稱“閻老摳”,但也不至於黑小學生的錢吧?他決定親自去探個究竟。
穿過狹窄的胡同,周衛民來到了閻埠貴的雜貨鋪前。店鋪不大,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日用品,從針頭線腦到油鹽醬醋,應有儘有。此時,閻埠貴正戴著一副老花鏡,拿著算盤,一絲不苟地算著賬。
“喲,這不是衛民嗎?稀客啊,今天想買點什麼?”閻埠貴抬頭看見周衛民,皮笑肉不笑地打招呼。
周衛民環視四周,見沒有其他人,便壓低聲音道:“閻大爺,我聽孩子們說,您這兒的東西漲價了?”
閻埠貴一聽這話,臉色瞬間拉了下來:“唉,衛民啊,你這就不懂了。現在物價飛漲,進貨成本都高了,我不漲價,難道喝西北風去?”
“可是,您漲得也太狠了吧?孩子們買個冰棍都不容易。”周衛民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備。
閻埠貴歎了口氣,故作無奈地說:“衛民,我也是沒辦法。這年頭,誰不想多攢點錢?再說了,孩子們吃冰棍也不是啥必需品,少吃點,還能省下來買書呢。”
周衛民見閻埠貴如此說,心中更加不滿。他知道,閻埠貴這是找借口,想多撈點油水。但直接拆穿也不是辦法,得找個更巧妙的方式解決。
正當周衛民思考對策時,一陣清脆的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閻大爺,我要買本作業本。”
一個背著書包的小男孩站在櫃台前,眼巴巴地看著閻埠貴。閻埠貴一看生意上門,立刻換上笑臉:“喲,小剛啊,作業本啊,五毛錢一本。”
小男孩一聽,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閻大爺,能不能便宜點?我零花錢不多了。”
閻埠貴搖了搖頭,一副不容商量的樣子:“不行不行,這已經是最便宜的了。”
周衛民見狀,心中有了計較。他走上前,輕輕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小剛,彆怕,我幫你買。”
說完,他從口袋裡掏出五毛錢遞給閻埠貴,接過作業本遞給小男孩:“拿著,好好學習。”
小男孩感激地看著周衛民,連連道謝。閻埠貴在一旁,臉色陰晴不定,卻也不好發作。
周衛民轉頭對閻埠貴說:“閻大爺,我看您這兒生意也不錯,何必為了幾分幾毛的錢,傷了鄰裡和氣呢?孩子們正是長身體、學知識的時候,咱們大人得多支持才是。”
閻埠貴乾笑兩聲:“衛民啊,你說得輕巧,我這也是小本生意,不容易啊。”
“不容易我理解,但賺錢也得講良心。這樣吧,我有個提議,您聽聽看。”周衛民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
閻埠貴疑惑地看著周衛民,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您看,咱們四合院裡的孩子們都挺喜歡來您這兒買東西,不如您設個‘學生優惠日’,每周固定一天,所有學習用品打折銷售。這樣一來,孩子們高興,家長們也樂意,您的生意說不定還能更上一層樓呢。”周衛民一番話說得合情合理,閻埠貴聽了,眼神閃爍不定。
“這……這能行嗎?”閻埠貴半信半疑。
“行不行試試不就知道了?反正也不損失什麼,您說呢?”周衛民微笑著,眼神裡滿是鼓勵。
閻埠貴沉吟片刻,終於點了點頭:“好吧,就按你說的辦。不過,要是效果不行,可彆怪我反悔。”
“放心,閻大爺,我相信您的眼光,也相信孩子們的力量。”周衛民拍了拍閻埠貴的肩膀,轉身離開雜貨鋪。
走出幾步,他又回頭對閻埠貴說:“對了,閻大爺,彆忘了,誠信經營才是長久之計。”
周衛民正在院子裡和秦淮茹聊天,閻埠貴笑眯眯地走了過來:“衛民啊,你這主意真不錯,我這幾天賺的錢都比以前多了。”
周衛民笑了笑:“閻大爺,您看,孩子們的力量不可小覷吧?以後啊,咱們得多為孩子們著想,他們可是咱們的未來和希望。”
閻埠貴連連點頭:“是是是,你說得對。以後啊,我這雜貨鋪就是孩子們的小天地,需要什麼儘管來拿。”
秦淮茹在一旁看著,眼中滿是欣慰。她知道,周衛民不僅改變了自己,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四合院裡的每一個人。
就在這時,冉秋葉從門外走進來,手裡拿著一本新書:“衛民,我剛買了本新書,是關於農業技術的,你看看有沒有興趣。”
周衛民接過書,翻閱了幾頁,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這本書不錯,正好我最近在研究如何提高咱們院的蔬菜產量,這下有頭緒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剛走出院子,就碰到了一大爺易中海。易中海見周衛民這副打扮,好奇地問道:“衛民啊,你這是要去哪兒?”
“哦,一大爺,我打算去村裡看看田地,琢磨琢磨怎麼提高產量。”周衛民微笑著回答。
易中海讚許地點點頭:“好孩子,有這份心是好事。村裡那些田地確實需要好好打理,要是你能搞出點名堂來,鄉親們可就都指望你了。”
“放心吧,一大爺,我會儘力的。”周衛民信心滿滿地說。
告彆了易中海,周衛民繼續往村裡走。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村民,大家紛紛和他打招呼。周衛民也熱情地回應著,他覺得這種純樸的鄉情讓他倍感溫暖。
走了大約一刻鐘,周衛民來到了村裡的田地邊。他仔細觀察著田裡的莊稼,發現這裡的土壤並不肥沃,而且種植的品種也比較單一。他心裡暗想:要想提高產量,首先得改良土壤,引進一些高產的作物品種。
正當周衛民陷入沉思時,身後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衛民,你怎麼在這兒?”
周衛民回過頭,發現是秦淮茹。秦淮茹穿著一件樸素的藍布衣裳,頭發簡單地紮在腦後,臉上帶著溫柔的笑容。
“哦,秦淮茹,我來看看田地,想想怎麼提高產量。”周衛民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