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係統混三國!
“更何況,主公已經對我承諾過,日後必會委以重任,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或許,主公此時就是在考驗我等。”
蔡瑁還在勸說著他兩位弟弟打消逃跑的念頭,而這話又何嘗不是寬慰自己呢。
即便他心中早已焦急萬分,也清楚張凡賬下並不一定需要他這水軍統帥。
可還是抱有一線希望,認為張凡需要他。
蔡和與蔡中聽後,自然不會反駁,最後終於徹底打消了念頭,打算陪同蔡瑁,一同輔佐張凡。
前提是,人家真的需要。
……
蒯家!
張凡此時已經和賈詡到了這裡。
然而——
在所有人見禮過後……
蒯越,張凡是看到了。
可是,蒯良的身影卻一直未曾見到。
看著眼前恭敬的一眾人等,張凡自然疑惑,難道他真的不願歸順於我?
“蒯良呢?”
張凡說出此話之時,語氣明顯不善,同時也帶有一絲怒火。
賈詡明白,他又要殺人了。
蒯越此時已經堪稱蒯家的掌舵人,此時聽聞立刻拱手上前。
“回大人的話,我兄長他早在數年之前,歸天了。”
一句話,讓張凡頭昏目眩。
啥玩意?
死了?
張凡發懵過後,仔細的回憶了一下自己的記憶。
想當初,劉表為了宗賊一事頭痛不已,袁術又在南陽蠢蠢欲動,而他所想就是征兵,可卻擔心民眾不願,然後詢問了蒯良與蒯越。
蒯良答曰
群眾不附的原因,是出於仁之不足,群眾依附而不能興治的原因,是出於義之不足;如果仁義之道能行,則百姓來歸如水勢之向下,何必擔憂來者之不從而要問興兵之策呢?
而蒯越則說
太平盛世的統治者都是重視仁義,亂世的統治者則會重視權謀。士兵亦是貴精不貴多的,重點在於能夠得到他們的忠心及支持。
隻這番說法,就足以讓張凡清楚,二人皆為大才。
原本,還想著好生與之徹夜長談,再與蒯越說說他對於亂世的看法,未必不可能用仁義治之。
可是,他卻怎麼也沒有想到,蒯良竟然已經死掉了。
想了過往,又想著各種史記,野史,三國等記載,還彆說真的沒有找到有關於他在赤壁之前的事跡。
想必,就是這之前便已經死掉了。
“啊!”
張凡一聲怒吼,發泄著心中的不爽。
賈詡不明,他其實並未聽過蒯良的大名,畢竟之前距離較遠,可如今見張凡如此,他便也大致猜到,那定是一個大才之輩。
“都起來吧!”
張凡恢複以往的淡然,對驚魂未定的一眾說道。
蒯越不明張凡此舉為何,但還是揣測的站起,等待訓話。
這數日時間,他早就聽聞了張凡的事跡,所以那一聲怒吼,還真是把他嚇得夠嗆。
在劉表死後,劉琮之所以投降於張凡,還是因為他沒有看穿,以為張凡就是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