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刑罰是十分殘酷的,也有很多的種類。
滿清十大酷刑並非就是指十種酷刑,而是一個名目,其中包含有多種酷刑。
滿清十大酷刑包括騎木驢、剝皮、腰斬、車裂、俱五刑、淩遲、縊首、蒸刑、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灌鉛、彈琵琶、抽腸、梳洗。
十刑並不一定都是滿清所發明,但卻是滿清所用最為頻繁。
主要用於滿清大屠殺,尤其是對漢、蒙及其他南方民族。
1、騎木驢
所謂的非常殘忍的古代女子騎木驢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刑罰呢?
所謂木驢,其實就是一頭用木頭做成的驢。
木驢背上,豎著一根大拇指粗的尖木樁。當女犯被強行按坐下去時,那根尖木樁就直直地刺進了她的下身。
而且,隨著木驢的走動,那根尖木樁也一伸一縮,直弄得女犯下身鮮血淋漓,痛得撕心裂肺,很多受此刑的女犯往往會慘死在木驢上。
騎木驢作為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在古代,這種刑罰常常用於懲處所謂的偷情淫婦。
2、剝皮
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蝙蝠展翅一樣的撕開來。
這樣被剝的人要等到一天多才能斷氣。
最難的是胖子。
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油,不好分開。
剝皮在滿清十大酷刑之中也是極為殘忍的一種手法。
3、腰斬
腰斬,顧名思義,就是行刑者用重斧從犯人的腰部將其砍作兩截。
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切開,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
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商鞅變法時,曾明文規定,一家犯罪,鄰家不告發者,處以腰斬。
4、車裂
即五馬分屍。
很簡單,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五塊。
因為作為頭是最先掉的。
其次就是雙臂。
等隻剩雙腿連著軀乾的時候,拉力會拉斷其中一條腿,軀乾就會留在另一條腿上。
不過根據了解的說法來看。
不一定肢體就會從既定的部位斷掉,因為手腕和腳腕都比根部脆弱得多。
商鞅就受過車裂之刑,不過是在他戰敗死後,屍身被帶回處以此刑示眾。
5、俱五刑
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朵,即“大卸八塊”。
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乾剁成三塊。
漢高祖死後,呂後把他的寵妾戚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裡喂養,取名“人彘”。
並請自己的兒子惠帝劉盈一起看。
結果軟弱的劉盈受了驚嚇,從此一蹶不振。
在滿清十大酷刑也是十分殘酷的,真是想起來都頭皮發麻啊!
比起古代女子刑罰還要可怕。
6、淩遲
最早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
受過此刑的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
後來發展更加精細。
目的還是要讓犯人受最大的痛苦。
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必須身受多少刀以後才死。
據說發展到後來,每次淩遲要由兩個人執行,從腳開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
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準犯人斷氣。
而犯人若未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執行人也要受刑。
7、縊首
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
中國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
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
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麵開始旋轉那張弓。
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斷氣。
嶽飛父子就是這樣死在風波亭。
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這樣被吳三桂親手縊殺。
8、蒸刑
用一個大甕,四周堆滿燒紅的炭火,再把犯人放進去。
再頑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這個滋味。
9、宮刑
司馬遷就是受了宮刑,才會寫出史記。
中國人的閹割可講究了。
首先要拿繩子把小弟弟綁起來,讓血液不流通,自然壞死。
後拿利刃一刀子割掉。
割掉了以後拿香灰一蓋,止血,還得拿根鵝毛插在尿道裡。
等過了幾天把鵝毛拿掉,如果尿得出來,閹割就算成功了。
要是尿不出來,那個人就算廢了。
10、刖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