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貪官。
他結黨營私、貪贓枉法。
嘉慶四年。
1799年。
和珅獲罪後,民間甚至流傳“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而在和珅位高權重的時期,也不乏正直官員挺身而出試圖將之參倒。
發生在乾隆五十一年。
即1786年的曹錫寶參劾和珅家仆劉全案便是其中之一。
曹錫寶,字鴻書,號劍亭。
江蘇上海縣人。
乾隆初年。
以舉人考授內閣中書,入值軍機處。
乾隆二十二年考中進士,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他曆任刑部主事、郎中,山西學政,山東督糧道等職。
後升任陝西道監察禦史,負責監察百官、糾正刑獄、整肅朝儀。
曹錫寶為人正直,以直言敢諫聞名,一直試圖扳倒和珅。
但他深知和珅位高權重,且備受乾隆帝信賴。
想要成功彈劾,不僅需要真實嚴密的證據,也要選好發力點。
劉全,外號劉禿子。
是和珅的大管家。
狐假虎威、奢侈招搖,成為了曹錫寶選中的突破口。
乾隆五十一年六月初。
曹錫寶來到京城興化寺街仔細暗訪路邊劉全住宅。
見此房屋甚是高大,進出車輛的裝飾、人員的服飾也華美異常,遂暗加記錄。
未幾,曹錫寶便將一紙參劾劉全的奏折呈遞乾隆帝。
折中稱“和珅家人劉禿子,本係車夫,洊管家務,服用奢侈,器具完美,苟非侵冒主財、克扣欺隱或借主人名目招搖撞騙,焉能如此?!”
為何曹錫寶會選擇逾製作為參劾劉全,以及幕後和珅的突破口呢?
我國古代王朝的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威及封建等級秩序。
對從皇帝到平民所享用的禮儀、住宅、服飾、車馬等,均有嚴格的規定。
臣下或平民如僭越製度,則視為逾製,屬於違法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但曹錫寶策劃這起參劾卻機事不密,讓和珅提前知道了奏折內容並從容布置應對。
原來曹錫寶有個同鄉好友吳省欽,同在朝中做官。
吳省欽從曹錫寶處得到了他計劃參劾劉全的消息後。
竟為攀附和珅,連夜派人去往熱河,將奏折內容密告和珅。
和珅在曹錫寶奏折呈遞到乾隆帝之前,便密囑劉全迅速加以掩飾並隨後趕緊來到熱河。
以造成劉全不在京城無法聞風掩飾的假象。
正在熱河的乾隆帝見奏折,立即召見隨扈的和珅,詢問此事是否屬實。
和珅辨稱劉全“本係世仆,有旗檔可查”。
因家裡人多,故安置於附近興化寺街。
劉全一直被派遣管理崇文門稅務,平時安分樸實,對他管束也很嚴格,沒聽說他在外麵招搖滋事。
和珅還強調可能由於此次隨扈時間久,疏於管教,“漸有生事之處亦未可定”,並請乾隆帝嚴查。
乾隆帝隨即令留京辦事王大臣會同定郡王綿恩、都察院堂官,立即傳訊曹錫寶。
六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