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西安交通大學的一個退休老教授,接待了一名好學的青年。
他自稱前來請教教授一個化學難題,說是自己正在研製一種減肥藥。
他對藥品合成中的其他流程基本掌握,但在洋蔥精結晶這個環節上很不順利。
老教授一看產品,居然還真是減肥藥需要的東西。
於是,在自家簡陋的實驗室裡,手把手教會了他結晶的方法。
至此,一個全球最大的冰毒產業鏈完成了技術閉環。
中國曆史上最大的毒梟——劉招華,就此橫空出世。
最早將毒品和劉招華聯係在一起是1996年發生的一個事件。
1996年7月4日。
福州某繁華地帶會展中心停車場內。
兩名毒販正在車裡進行交易。
警方迅速出擊。
將毒販陳文印和張明輝抓獲。
繳獲冰毒5公斤!
兩人依法被判處死刑!
行刑前,他們供出了毒品供應鏈幕後真正的大老板——劉招華。
根據他們的線索,警方迅速趕往福安市賽江邊上的一片彆墅群。
那裡便是劉招華的製毒工廠。
令警方奇怪的是,到達時,已經是人去樓空。
隻留下了反應鍋、空氣壓縮機、氧氣罐、冰櫃、封口機等大量用於生產和儲存冰毒的設備。
然而,在搜尋現場40多種化學製劑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麻黃素。
1996年之前,全世界有一個共識製造冰毒,最基礎的原料就是麻黃素。
而這種東西在我國的監管水平等同於毒品。
因此,很少有那種大型冰毒製毒工廠。
在此之前能製造出幾公斤的冰毒已經是大案。
直到發現了這個地方。
現場留下的少量冰毒純度高達99,結晶完美,無酸臭味。
遠超當時世界最頂級的產品。
這令多年的緝毒乾警大為震撼。
現場一堆甲基苯丙酮的發票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
因為在劉招華被抓之前,冰毒還是一個新型毒品。
主要依賴麻黃素與冰醋酸發生反應製造。
但冰醋酸有一股酸臭味,相當於使用前先要克服這種氣味。
類似於臭豆腐和炸蟲子,天然就會勸退一部分客戶。
這樣的產品交付到消費者手上就很不完美。
而劉招華是世界上第一個製造出鹽酸型冰毒的人。
他用更易取得且成本低廉的甲基苯丙酮和甲基胺製毒。
但是,幾千次實驗下來,劉招華發現甲基胺通常以鹽酸的形式存在。
做出來的就是一坨坨黃黃稀稀的東西。
類似於大多數人不愛吃的奧利給。
因此,他找到了西安交通大學的那位老教授,曲線解決了這個難題。
80後小時候在實驗室裡唾手可得的鹽酸,現在已經成為了管製藥劑。
就是拜這個老六所賜。
所以,現場的發現讓警方相當震驚。
說來也巧,這是劉招華製造出的第一批毒品。
也算是小試牛刀。
出貨前,他再三交代,必須要在國外銷售。
誰知,幫他散貨的毒販陳文印不講武德。
出門才過了兩個紅綠燈,就把貨賣給了一個福建人。
兩人當場被抓,真可謂出師不利。
這筆交易,劉招華隻收到了101novel.com多萬元。
逃脫的劉招華猶如魚入深淵。
大家以為他會就此金盆洗手,消失於江湖嗎?
不不不。
劉招華小試牛刀之後,他去了寧夏,組建了一個更大的製毒工廠。
他蟄伏了一段時間後,一次性製造了數十噸冰毒。
1999年11月4日。
警方在廣州破獲了一起400公斤的海洛因毒品案。
在案發現場,警方意外發現毗鄰的一個倉庫很是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