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才俊白宇明在辦公室燒炭“自殺”,整個辦公室沒有任何外人進入過的痕跡。
這時,細心的技偵人員發現了一根與現場違和的棉線纖維。
2021年4月的一天。
警方接到報警,稱市內一家廣告公司的老板被發現死在他自己的辦公室。
警方第一時間趕到案發現場。
死者叫白宇明。
本地人,時年33歲。
單身,為該廣告公司的合夥人。
案發現場為密閉空間。
門內側被膠帶封住,門窗無破損,現場也沒有人強行闖入的跡象。
室內的窗戶為半推窗,可進出範圍僅有10cm左右。
且辦公室在整棟樓的17樓,正常人通過大樓外側翻窗進來根本不可能。
辦公室內有一炭盆。
餘溫尚在的炭盆裡,有未燃燒完全的木炭。
此外,辦公室的電腦裡有遺書,大意為他欠下外債,感情也不順,不想活了。
辦公桌上,有酒杯和喝過的香檳。
隨後,法醫在白宇明喝的香檳裡檢測到了安眠藥成分。
綜合以上信息,警方初步研判,白宇明為自殺。
可在例行走訪中,警方從白宇明的同事和熟人處得知,開這家公司之前他就在做生意,一直起起落落。
他挺自負的,性格大大咧咧,人也有能力。
就這家廣告公司,之前曾一度關門,他欠了些債,但公司挺過了危機,現在運行平穩,還有個在談項目進展順利。
他自殺,不太可能。
此時,技偵人員也提出疑問。
現場提取的封門膠帶,光滑無黏性的一麵有白宇明的指紋,且手指方向全部向右,手指間隔差不多。
但膠帶有黏性的一側卻沒有指紋。
難道白宇明在貼膠帶時沒有用雙手捏著膠帶?
其次,外側方向一致的指紋,反映出略帶強迫症的行為特點。
這明顯與彆人口中他大大咧咧的行為特點不相符。
最特彆的是,技偵人員在膠帶內側發現了一根棉線纖維。
經鑒定紗支為5.5支,屬於再生棉範疇。
但他們找遍了整個辦公室,都沒有發現同款棉線纖維製品。
如果是自殺,不該有的物證,棉線纖維是如何出現在密閉的現場呢?
警方排查了白宇明的醫保和網購記錄,沒有發現他購買過安眠類藥物。
種種跡象表明,這並非自殺,而是密室殺人。
警方立即展開行動,再次進行排查。
警方發現,白宇明公司的人員流動性很大,
2020年還發生過女員工跳樓自殺的事件。
有員工悄悄告訴警方,白宇明對下屬極為刻薄,並有猥褻女員工的黑曆史。
就在前不久,他還卷入了一起性騷擾事件。
辦案人員走訪了這位女子。
女子叫劉菲菲,28歲,因性騷擾事件,在半年前就從白宇明的公司離職了。
劉菲菲說,她入職後參加了員工培訓,培訓期間就被騷擾了。
她哭著講述她因為性騷擾患上抑鬱症的經曆,還拿出了這半年來她上告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