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給他調來了鄭州市公安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張國民——指紋專家。
“是他!就是他!”
曾在9年前鞏義一起搶劫殺人案中,拿著放大鏡把幾枚嫌疑指紋“看”了三天三夜。
以至於眼睛竟腫了很多日子的張副支隊長,看著186天來苦苦尋覓的“紋路”,眼睛禁不住濕潤了。
據在場民警稱,他盯著指紋的那雙視線,半天沒見移動。
2001年6月13日上午9點。
平頂山市園丁路煤炭聯銷公司家屬院門口。
鄭州刑警與張書海幾乎同時發現對方。
“哎呀!”
張書海麵如土色扭頭便跑。
“追——”
眾刑警直撲張書海。
100米外,張書海被按倒在地。
但負隅頑抗的張書海不願束手就擒。
他不顧一切,拚命掙紮,蠻牛般死撐。
以至於把鄭州公安局副局長張戰軍推倒在地,胳膊肘皮肉被撕裂,血頓時往外流。
死拽著張書海的鄭州刑偵支隊政委李奎業也差點被帶倒。
2001年6月13日中午12時。
平頂山就地突審張書海。
“哈哈哈!”
三聲大笑傳來。
張書海魂飛魄散——鄭州市公安局局長李民慶進了門,他要親自撬開張書海的鋼牙。
他揮手讓給張書海鬆綁,解開手銬,並親自給他倒了一杯水,自己拿了一塊兒饃。
他微微地把身子探向張書海。
手拍著張書海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說:“我‘想’死你了,我‘想’你‘想’了三年哪……”
聞聽此言,在場民警的淚水“嘩”地奪眶而出。
186天的辛苦終有回報。
隱匿了多日的殺人魔頭最終被擒。
對於“12·9”係列搶劫大案,有多位國內著名的刑法學、刑偵學、心理學專家等權威人士評判分析歸納出其十大特征。
1.是一個典型的家族式、家庭式作案團夥。
2.是一個緊密型的犯罪組織。
3.是一個戰鬥型、高效型的作案團夥,每個作案過程往往隻有10至20分鐘。
4.是一個預謀性、規律性極強的作案組織,他們往往選擇春、秋、冬三季作案,且成功率達百分之百。
5.是一個帶有突出封建迷信色彩的涉案組織。
他們每次作案之前都要乞求神明保佑,燒香拜佛。
6.首犯張書海是一個心理素質及心理調節機能極強的人。
據心理學專家預測,像他這樣的心理素質的人500萬人口當中才能尋找出一例。
7.是一個高學曆、高智商作案團夥。
團夥成員中有三名大學生,一名中專生。
8.是一個熟練掌握刀、槍、炸彈、激光裝置等多種器械性能的作案團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