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五日,秦良玉率軍抵達廣州城下。此前她自福州南下時一路招兵買馬,至廣州時已聚集起十萬大軍,正欲全力攻取此城。廣州城此時由佟養甲、李成棟鎮守,城中兵力僅三萬,遠不及秦良玉麾下兵馬。
然而,清軍南下以來勢如破竹,自關外直驅嶺南,大乾軍隊早已聞風喪膽,秦良玉所部也難免未戰先怯。偏偏此時又傳來消息:吳三桂、尼堪、孔有德三路清軍已南下攻取湖廣,正準備與佟養甲、李成棟合兵,共同進剿廣西。
十萬大軍雖人數占優,卻在“前後夾擊”的絕境下士氣跌至穀底。
城上的佟養甲看得真切,轉頭對李成棟道:“乾軍心虛,正是出擊時機。”李成棟點了點頭,當即點起五千精銳,打開城門直衝敵陣。
秦良玉在陣前厲聲呼喊,想穩住軍心,可麾下士兵早已慌了神,見清軍衝來,有人轉身就跑,接著便像決堤的洪水般蔓延開來。不過半個時辰,十萬大軍就散得七零八落,秦良玉身邊隻剩數百親兵。
秦良玉萬萬沒料到軍心竟渙散到這般地步,隻能率殘餘親兵拚死突圍。混戰裡,一支冷箭突然從清軍陣中射出,正中秦良玉小腹,她當場栽落馬下,氣絕身亡。剩餘親兵沒了主帥,瞬間亂了陣腳,很快被清軍剿滅,十萬大軍要麼四散逃命,要麼棄械投降。此役,清軍以少勝多,大獲全勝。
不久後,廣州城漸趨安定,已戰死的秦良玉再度複活。縱使曆經多次挫折、數度殞命,她抗清的決心始終未改。
在短暫的休整之後,秦良玉離開了廣州城。一路上,她不斷收攏著各地潰散的兵卒,這些人都是在抗清戰爭中失去了方向和組織的散兵遊勇。秦良玉以她的威望和勇氣,將這些人重新凝聚在一起,組成了一支新的軍隊。
這支軍隊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充滿了鬥誌和決心。他們跟隨著秦良玉,一路向西,目標直指永曆帝所在的地方。秦良玉深知,隻有與永曆帝會合,才能更好地組織力量,繼續投身於抗清的事業中。
二十六日,永曆帝龍邦濟得知廣州失陷,秦良玉兵敗的消息後,離開肇慶前往梧州避難。
不久,肇慶失守,梧州告急,龍邦濟又由梧州倉皇逃到桂林。在大臣劉承胤的勸說下,龍邦濟又離開桂林進駐全州。當他發現劉承胤想把自己作為投降的禮物送給清軍時,急忙連夜逃出全州,經由靖州逃到柳州。在柳州,他的行裝又被土司劫掠一空。
永曆元年正月十九日,李成棟率軍由三水進至高明,留守肇慶的大乾兩廣總督朱治澗不戰而逃。李成棟即命部將羅成耀留鎮肇慶,自己領主力進攻梧州。梧州守將陳邦傅棄城而逃。二十九日,李成棟占領梧州。二月,大乾的內閣首輔丁魁楚投降清軍,被殺。
永曆元年正月初一,鄭成功在小金門,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
“忠孝伯”是隆武帝龍昱善賜予鄭成功的爵位,“招討大將軍”是隆武帝授予他的官位;鄭成功原名鄭森,隆武帝不僅賜名“成功”,還賜其國姓“龍”。因父親鄭芝龍已降清,鄭成功遂在名號中自稱“罪臣”。
張獻忠死後,大西軍餘部便由孫可望統領,向貴州省進軍。永曆元年正月十二日,大西軍攻克遵義;同年二月,又相繼拿下貴陽與定番州。
到了四月,大西軍揮師進入雲南,迅速攻占昆明,並逐步平定雲南全境。
龍景鑠三兄弟在猛臘得知雲南已被大西軍占領的消息後,心情異常沉重。他們不禁感歎,如今的大乾局勢可謂是四分五裂,一片混亂。不僅有清軍虎視眈眈,還有大西軍、大順軍等各路勢力割據一方,更有各地的軍閥武裝趁火打劫。
他們本想奮起反抗,然而卻發現無人支持他們的行動。麵對如此困境,他們感到無比的無奈和沮喪。
不過,幸運的是,大西軍雖然占領了雲南,但並沒有像其他一些軍隊那樣大肆屠殺百姓。相反,他們沿途秋毫無犯,甚至還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歡迎。
在這種情況下,龍景鑠三兄弟決定暫時蟄伏起來,先與當地人一樣過著正常的生活。他們深知,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成事。隻有等待合適的時機,才有可能光複大乾,恢複國家的統一和安寧。
林翔四人從福州南下,一路以乞討為生,直至永曆元年五月抵達廣州。
可此時廣州早已被清軍占領,無奈之下,他們隻好前往廣西。
經過數月的艱苦跋涉,他們於十月來到桂林。此時的桂林由瞿式耜鎮守,儘管麵臨著清軍的強大壓力,但瞿式耜仍然堅守城池,使桂林得以保全。
然而,林翔四人深知桂林並非久留之地。清軍就在不遠處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發動攻擊。於是,他們毅然決定離開桂林,繼續前行。
在永曆二年十一月,他們一路乞討來到了南寧。當時,清軍已經大規模進入廣西,境內到處都是清軍的身影。不過,由於大乾將領們的頑強抵抗,清軍尚未完全占領廣西全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翔四人作為乞丐,並沒有引起清軍太多的注意。但他們明白,留在這裡始終存在危險。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決定前往雲南。
那裡雖被大西軍占據,但百姓生活安居樂業,並未受到戰火影響。於是,四人再次踏上旅途,一路乞討,向雲南進發。
經過漫長的行程,永曆四年七月,他們來到了昆明。
在林翔四人從福州至昆明的四年時間裡,發生了諸多事件。期間,大順軍餘部在李過的統領下,持續於湖廣一帶與清軍作戰,雖互有勝負,卻始終處於下風。永曆三年,李過決定率部南下廣西,五月,大順軍餘部攻占梧州,隨後又拿下南寧,同年冬十二月,李過在南寧病逝。李過死後,大順軍餘部由高一功統領。
永曆二年,李成棟因與佟養甲不和,在廣州城宣布反正。與此同時,江西的降清將領金聲桓、王得仁等人也一同舉兵反清;山西大同總兵薑鑲亦隨之反清。受薑鑲反清的影響,整個山西省都宣布脫離清廷統治。
清攝政王多爾袞聞訊後,緊急派兵鎮壓各路反清勢力,至永曆三年,終於將這些反清力量全部平定。
金聲桓、王得仁等將領被清軍殺害;李成棟在抵禦清軍進攻時溺水身亡;薑鑲則被部下捆綁獻給清軍,最終遭清廷淩遲處死。薑鑲死後不久,清廷恢複了在山西省的統治。
這四年裡,鄭成功率軍在東南沿海一帶堅持抗清,清軍始終未能將其剿滅。與他一同在沿海進行抗清活動的,還有張煌言以及大乾宗室龍崇躍所率領的軍隊,這些勢力時不時襲擾清軍,共同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抗清力量。
這四年來,永曆帝龍邦濟一直在各地流亡,始終沒有安生日子。秦良玉率領軍隊與永曆帝會合後,永曆帝仍讓她擔任輔國大將軍一職,此後她多次和清軍戰鬥,四年中十次陣亡又十次複活,抗清決心依舊不改。
林翔四人踏入昆明城後,依然如往常一樣沿街乞討。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直至有一日,一個從山上的寨子裡下來的苗族人偶然間瞧見了正在沿街乞討的他們。
這個苗族人看到林翔四人如此可憐,心生憐憫之情,於是決定收留他們。他走上前去,與林翔四人交談了幾句,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後,便邀請他們一同前往山上的苗寨。
林翔四人感激涕零,毫不猶豫地跟隨這位苗族人踏上了上山的路。一路上,他們穿過茂密的樹林,越過潺潺的溪流,終於來到了苗寨。
苗寨裡的苗族百姓們對林翔四人的到來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嫌棄,反而非常歡迎他們。這些苗族人淳樸善良,對遠道而來的客人充滿了熱情。
林翔四人被安排住在一間乾淨整潔的屋子裡,每天都能吃到豐盛的飯菜。
起初他們還有些放不開,但在苗族人真誠的笑容和熱情的招呼下,他們漸漸放鬆下來。
苗寨裡的生活簡單而充實,白天,林翔四人會跟著苗族人一起去田間勞作;夜晚,他們圍坐在篝火旁,聽苗族人講述古老的傳說和故事,欣賞他們歡快的歌舞。日子過得平靜而美好,林翔四人也漸漸融入了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就這樣,林翔四人終於結束了漂泊的乞討日子,在苗寨安定地生活了下來。
永曆四年十一月,清大將孔有德率軍攻打桂林城。城破之後,守城的瞿式耜與張同敞二人被俘,最終慘遭殺害。
永曆三年十一月,清廷下令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率領兩萬兵馬從江西進軍,攻打廣東。
永曆四年正月,清軍在大乾降將郝尚忠的引導下,抄小路進入庾關,逼近南雄。麵對清軍攻勢,大乾守將江起龍棄城而逃,韶州巡撫羅成耀也棄城逃往高州,總兵吳六奇則歸降清軍。
同年二月,清軍兵臨廣州城下,開始攻城,至十一月,廣州城破,守將杜永和乘船逃往海南島。
清軍攻占廣州後,尚可喜下令屠城,從西門起連殺十八甫路作為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