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裡西邊院落栽種的桃樹都開花了,風景優美,哲親王可獨自前去欣賞,必定會有所獲。”
了緣大師將對吉布楚和說的話又對胤祾說了一遍。
“多謝大師,今日若得償所願,五年內寺裡房屋修繕的費用都由哲親王府承擔。”
胤祾對了緣大師表示感謝後就迅速離開,一眨眼就不見了人影,可見心之急切。
“主持,難道就因為哲親王與那位格格抽到了同一個簽,他們就是有緣?”見哲親王離開了,小和尚終於沒忍住好奇心。
“你說錯了,不是他們抽中同一個簽才是有緣,是因為他們有緣才會抽中同一個簽。”了緣大師糾正了小和尚話裡麵的錯誤。
“主持,您可真厲害,哲親王等了這麼多年,還是您替他找到了緣分。”小和尚對了緣大師更加佩服了。
“並非是我厲害,我也隻是借了佛祖的眼睛才看出來的。”
了緣大師表現得有點神秘,他招呼著小和尚一起去禪堂參禪。
“走吧,現在我也該去佛祖麵前贖罪了。”
胤祾想早點見到日思夜想的人,於是仗著周圍沒人,他絲毫不顧及形象快速跑到了桃林。
這片桃花是他記憶蘇醒的第二年在通靈寺種下的,如今正是第五年。
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曾經寫過,人間四月芳菲儘,山寺桃花始盛開。
而通靈寺五月桃花盛開,美不勝收。
桃林並不大,胤祾尋覓著,他很快就看見了一個穿著淺綠色旗裝的年輕女子。
她背對著他,看不見麵容,亦如當年初見,永安公主穿著淺綠色的留仙裙背對他站在一棵桃花樹下。
這個女子正是吉布楚和,她不久後就要嫁去蒙古了,來通靈寺求簽也是因為前世的影響,她想來為她前世還有牽掛的人祈願。
吉布楚和虔誠祈禱:“希望吾弟阿瑾平安順遂,阿淩也能忘了早逝之人,再覓良配。”
本來胤祾是有些近鄉情怯,不敢上前相認,但是他曆儘艱辛才找到的公主竟然想讓他再覓良配。
他難以置信:“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六,公主與淩曾在通靈寺許下白首之約,公主可還記得?”
吉布楚和轉過身來,明亮的雙眸中盛滿了驚訝。
她看著一隻手撐在桃樹軀乾上,頭發和衣裳都比較淩亂的狼狽俊美男子,仿佛真的回到了正德十四年五月六日的初見。
當時十三歲的永安公主正為即將挑選駙馬的事憂心,特地打發了侍女,一個人在通靈寺的桃林裡散心,也是如現在這般。
永安公主聽見身後有腳步聲,轉過身來就看見武國公府的二公子周淩狼狽出現在桃林裡,仿佛逃難一般,發帶歪斜、衣衫淩亂,整個人無力地扶著樹才沒有倒下。
永安公主遂救下了周淩,但心情不佳欲打發他離開。
周淩年少卻知道有恩必報,他十分誠懇:“不知公主有何憂慮,淩願為公主分憂解難,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