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他端起一碗人參湯,大口灌入腹中。這時,他突然意識到這人參乃是正宗的東北野山參,而這正是那個所謂的”棒子國”進獻的貢品。
”還有那高句麗,真是豈有此理!他竟敢以"高"為名?難道他還妄想比我大新朝高上一頭不成?”越想越氣,王莽決定也給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國家改個名字。
正當他坐在龍椅上苦思冥想之際,一旁的魏忠恰到好處地插話道
”陛下聖明,既有"高"便應有"低",但"低"字實在不雅觀,倒不如將"高"改為"下"更為合適些。畢竟他們本就是咱們大新朝的屬下臣民嘛!”
王莽聞此言論,頓時眼前一亮,拍案叫好”好極了!就這麼辦!從今日起,那高句麗便改名為"下句麗"吧!咦!等等,下句麗、下溝裡,哈哈哈哈哈……”
王莽一拍大腿,“就叫下溝裡好了,他奶奶的這些棒子就他娘的配呆在溝裡!”
說罷將下溝裡三個字寫在了紙上,魏忠忙高呼皇上聖明!
“立刻起草詔書,派遣使者馬不停蹄地將這個名字送給他們,並命令他們從今往後必須改名為降奴和下溝裡!”
隨著王莽話音落下,兩道聖旨如疾風般送出宮城。
當這兩道聖旨抵達兩國時,立刻在兩國卷起一場軒然大波!
這無疑是對兩國最直接、最無情的羞辱!
兩國朝堂之上,無論是國君還是滿朝文武,無不怒發衝冠,義憤填膺。
而那些好戰分子,則趁此機會煽風點火,推波助瀾。
他們紛紛上書指責王莽篡位奪權,如今更是變本加厲,逼迫他國更改國號,肆意踐踏小國尊嚴。
王莽如此暴虐無道,實乃天下之大患。此刻正是舉兵討伐之時,以匡複漢室之名。
於是乎,匈奴與高句麗毅然決然地發動戰爭,向新朝發起猛攻。
然而,由於邊疆地帶已經許久未曾經曆戰火洗禮,新朝軍隊防禦空虛。
再加上匈奴和高句麗事先精心謀劃,做好充足戰備,因此戰事一開,新朝便接連失陷數座城池。
八百裡加急戰報如雪片般飛入宮中,得到消息的王莽急忙召大司馬王尋和大司空王邑入宮商議對策,正巧讓王舜給趕上了。
王舜聽完,心中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緣由。他看向王莽,拱手說道“聖上,此事非同小可。匈奴和高句麗盛產馬匹,擅使騎兵。若皇兄派兵前去交戰,不知我朝馬匹是否充足。”
王莽聞言,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他媽了個巴子的,馬多又能怎麼樣,老子給你們改進的強弩正是騎兵的克星,看老子怎麼滅了這群王八羔子的!”
大司空王邑在旁邊趕忙勸道“皇上息怒,之前您幫忙改進的強弩的確戰力大增。不過太師說的對,對方騎兵行動迅速,沒有馬是萬萬不行的,我朝現在急缺騎兵啊!”
王莽聽後,沉默片刻,點頭說道“那依你之見,可有方法解決此事?
大司空王邑思考片刻,點頭應允“馬匹從民間征召倒是可以解決,但是騎兵訓練卻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
大司馬王尋也吐槽說道“是啊皇上,新兵騎馬實在是不好控製馬匹,而且長途奔襲馬蹄極易磨損導致馬匹淘汰。所以新兵訓練騎馬短時間內不能奏效啊!”
嘶!這倒是個問題,王莽陷入沉思!
這馬不好控製……
他突然想起一物,自己怎麼把這兩樣東西給忘了個一乾二淨呢!有了這兩樣東西,新兵上馬就不是問題了!
王莽撫著大胡子哈哈大笑,“我有一物,能讓新兵上馬穩如泰山……”
眾大臣聽聞大驚,皇上竟有如此法寶,為何以前從未聽說。
王莽卻沒說完呢,接著又扔出一記炸雷,“我還有一物,能讓馬匹長途奔襲馬蹄如新……”
聽到這王尋、王邑帶領眾大臣當即跪倒在地,“皇上有此寶物,真是天佑我大新,還請皇上快快將寶物拿出來,讓臣等見識見識!”
王莽卻笑著說道,“媽了個巴子的,老子手頭可沒有,不過老子可以畫下來,你等拿去按照我說的去做,保證我大新朝軍隊戰鬥力大大提升,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