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漢打天下!
這場送彆酒宴持續良久,眾人皆開懷暢飲,儘情享受著離彆的歡樂時光。待到酒足飯飽之時,劉秀領著眾人來到酒樓門前,準備送彆文齊。
此時的文齊已經站在一匹雄健的戰馬旁,他左手緊握馬韁,右手向劉秀抱拳行禮道彆。
劉秀亦回以一禮說道“今日一彆,實難預料何時方能再度與大哥重逢。小弟在此衷心祝願大哥此番出征能夠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早日凱旋歸來!一路多加珍重啊!”
文齊聽後心情激蕩不已,他高聲回應道“賢弟儘管放心等待我的捷報傳來即可,諸君亦需多多保重!”
說話間,隻見文齊腳踩馬鐙,輕鬆地翻身躍上馬背。
劉秀凝視著文齊的座騎,敏銳地察覺到這匹戰馬上的裝備似乎與平日所見到的略有差異。
正當文齊準備策馬離去之際,劉秀忽然脫口而出“這戰馬裝配上馬鐙之後,果真更加穩當便捷了”
坐在馬上的文齊聞言不禁大吃一驚,這馬鐙可是最近幾日才新裝配好的,他怎會如此熟悉,竟然能一眼道出其名。
”賢弟竟識得此物件?”文齊心下疑惑,謹慎地開口詢問。
劉秀微微一笑,答道:”這不就是個馬鐙嘛,又有何難認之理?還有這馬鞍,經過改良後前後加高,騎乘時可倚靠身軀,讓雙手得以解放。若能再給馬蹄裝上蹄鐵,則更為妥當,不僅能減少馬蹄磨損,還可增加防滑性能…”
文齊聽聞至此,心中猶如驚濤駭浪般震撼不已。
這些東西難道不是當今聖上所發明創造的嗎?劉叔文他一個太學生又是如何對此了然於胸?
文齊急忙追問不舍:”賢弟究竟是從何處得知這些的?”
劉秀一臉愕然,這些事物在他眼中再尋常不過,認識它們又有何不妥之處呢?
這時文齊突然拉了一下馬韁繩,那戰馬平時訓練有素,這一拉之下那馬一聲嘶鳴便將兩個前蹄抬起做了個人立的姿勢,兩個前蹄抬起時蹄底有金屬光澤閃爍,隨即放下馬蹄,馬蹄敲擊在地麵石板上,眾人聽見了金鐵之聲,嘶~原來這馬蹄下麵真的有文哥說的那個什麼蹄鐵!
眾人驚訝又欽佩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劉秀,文哥懂的實在是太多了,都是讀書人,怎麼差距這麼大呢!
特彆是王倫,自從跟了劉秀之後,見識了許多新奇的東西,從鄧禹王霸那裡得知很多東西都是劉秀發明的,更是對劉秀佩服的五體投地。
當劉秀看到身旁的鄧禹王霸等人都看著他時,他突然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是說漏嘴了。
他看到文齊一臉認真的看著他,隻好隨口編了個故事“不瞞大哥,我小時候曾經讀過一本古籍,上麵就有這些東西。”
身後的王文竹聽了不禁翻了個白眼兒,又是那本古籍,一點新意也沒有,反正文哥一有什麼難以解釋的東西,就都是在那本古籍上學到的!
文齊心中暗自驚訝,原來這些東西古已有之,隻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失傳了,不過還是有人知道的,也許皇上也是看過古籍記錄,這才發明出這些東西。
他越發覺得劉秀此人不凡,簡直是學究天人,便道“賢弟真是見識過人,若今後有機會,定要與賢弟一同探討一番。”
劉秀微笑著點點頭,心中卻暗自發誓,今後一定要謹慎小心說話。
他深知禍從口出的道理,稍有不慎便會引來殺身之禍。
送彆文齊後,劉秀回到家中,嚴光卻跟他進了屋,劉秀回頭見大哥跟在後麵,便問道“大哥有事?”
嚴光點了點頭,跟在後麵的王倫見他二人有話要說,知趣的關上房門,去院子裡守著去了。
嚴光見屋裡隻剩他們兄弟兩人,便開口問道“二弟今日與文將軍說的話為兄都聽見了,那幾樣東西,你是從哪裡知道的為何從未聽你說起,這些東西要是裝在騎兵上,那戰力恐怕要天下無敵了,就是匈奴那等長在馬背上的軍隊都不一定能扛得住!”
這話嚴光在酒樓時便想問劉秀來著,他看到馬上那些東西,早就眼饞的不行,這不一回來便迫不及待的問了起來。
劉秀無奈地歎了口氣,“大哥,實不相瞞,我確實是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但是那書早就遺失。當時隻是覺得有趣,便記了下來。沒想到今天竟然說漏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