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行動,如同一場風暴席卷了城市的黑暗角落,公安局收獲巨大,眾多隱藏在暗處的違法犯罪線索浮出水麵,一些長期為非作歹的團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然而,在行動的喧囂背後,諸多問題也如礁石般清晰地暴露出來。
異地用警本是為了增強行動的保密性和出其不意的效果,可實際執行過程中,指揮難度遠超預期。臨時從各地調集的警力,就像一盤散沙,思想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集中統一。
在行動現場,各小組之間配合生疏,信息傳遞不及時,導致一些關鍵環節出現延誤。比如,在一次圍堵行動中,負責前後夾擊的兩組警力由於溝通不暢,出現了時間差,讓部分嫌疑人得以逃脫,大大增加了行動的難度。
這種配合上的不默契,就像機器中卡頓的齒輪,嚴重影響了整個行動的流暢性和效率。
儘管此次行動從策劃之初就強調高度保密,層層設卡嚴防消息泄露,但不知為何,風聲還是走漏了出去。
一些重點娛樂場所提前得到消息,有了充足的時間轉移重要物品和相關人員。當警方到達時,這些場所早已人去樓空,隻剩下空蕩蕩的房間和一些殘留的痕跡。
不過,這次行動也並非一無所獲,警方還是摸出了一些關鍵人物,為後續的深入調查和打擊犯罪積累了寶貴的線索和經驗。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雖然沒有立刻抓住目標,但至少摸清了周圍的環境,為下一步的行動指明了方向。
與此同時,市政府這邊正處於一場重大招商引資戰役的關鍵階段。漢江集團,這個在商界聲名赫赫的巨頭,正與陽城緊密對接,意向投資高達50億。
如果這筆投資能夠順利落地,對於陽城而言,無疑是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發展動力。它不僅能極大地壯大陽城的經濟規模,帶動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更能讓陽城在區域經濟競爭中脫穎而出,提升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
而對於市長宋江來說,這無疑也是鞏固自身地位的重要契機。他深知,成功引進這筆投資,將為他在推動城市發展的道路上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起漢江集團,宋江原本自認為對其有足夠的了解。在以往的工作中,他與漢江集團有過一些接觸,對其業務範圍和發展戰略有一定的認識。
然而,上次吳青洋的到訪,卻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徹底改變了他的看法。那次座談會上,吳青洋展現出的漢江集團的雄厚實力和宏偉布局,讓宋江真正正視了這個商業巨擘。
吳青洋一開口就是50億的投資意向,這大大出乎宋江的預料。在他原本的設想中,能吸引漢江集團投資10億左右,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吳青洋拋出的這個50億的數字,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陽城未來發展的新路徑,也讓宋江既驚喜又深感責任重大。
要知道,目前陽城最大的三個百億重點工程,都是經過全市上下不懈努力才爭取來的。這其中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不僅有宋江自己夜以繼日的奔波和協調,更承載著省委領導對陽城發展的殷切期望。這些重點工程就像城市發展的引擎,為陽城的經濟騰飛提供了強大動力。
而吳青洋之所以一直看好宋江,有著多方麵的原因。他們相識於微末之時,在宋江還未嶄露頭角之際,吳青洋就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身上的堅韌和智慧。
多年來,宋江憑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這種奮鬥曆程讓吳青洋對他十分放心。更何況,宋江與吳青洋的女婿關係密切,這層關係更是讓吳青洋在投資決策上對陽城多了幾分傾斜。
當然,商人逐利,陽城作為一座極具潛力的旅遊城市,其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就像一塊誘人的利益蛋糕,吸引著吳青洋。他希望通過投資陽城,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同時,每個城市為了吸引企業投資,都出台了各種優惠政策。相比於寧鄉、興魚等城市,陽城的政策已經頗具吸引力,但吳青洋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自然希望能爭取到更好的條件。
在忙碌的招商引資工作間隙,宋江剛從中小企業座談會上返回辦公室。中小企業在陽城市的經濟格局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宋江對它們異常重視。
這些中小企業雖然單個體量不是很大,但數量眾多,如同城市經濟的毛細血管,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它們活躍在各個領域,為城市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
尤其是一些有實力、有競爭力的企業,更是展現出了強大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為了支持這些企業的發展,市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從政策優惠到資金支持,全方位為中小企業的成長保駕護航。
宋江剛在辦公室坐下,秘書葛瑞文便前來彙報:“市長,教育局的辛局長來了!”“嗯,直接讓他來辦公室!”宋江說著,便大步推開辦公室的門走了進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快,辛有橋被請進了辦公室。他微微躬身,站在宋江麵前,輕聲說道:“市長,給您彙報一下近期教育局的重點工作和一些貧困地區適齡兒童的情況!”
宋江抬手壓了壓,示意他坐下,說道:“坐吧,長話短說,一會還要去參加省政府的電視電話會議!”
辛有橋微微點頭,坐了下來,開始彙報:“按照您的指示,教育局對全市三區三縣三市縣級市)的貧困家庭孩子進行了詳細統計。三區的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0%,但困難家庭仍占據10%,大約有112人;三縣的適齡兒童入學率為75%,困難家庭達到25%,約180人;三市縣級市)的適齡兒童入學率是85%,貧困家庭占15%,大約168人。市區縣鎮鄉每年都有一筆貧困助學資金,不過麵對龐大的需求,這筆資金隻是杯水車薪,很難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市局一直在努力解決適齡兒童入學問題,每年能幫助大約300個孩子解決上學難、上學貴等問題。值得欣慰的是,這些數據每年都在遞減,相信再過幾年,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學!”
宋江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辛有橋的彙報,思緒卻飄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他也曾經曆過那種因為家庭貧困而上不起學的艱難時光,深知那種無奈和痛苦。
看著眼前這些數據,他深知每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孩子的未來和一個家庭的希望。每個孩子的學雜費雖然看似不多,兩三百左右,但對於那些貧困家庭來說,卻是一筆難以承受的巨額錢財。
“全市適齡兒童到高中總共有多少人?”宋江突然問道。
辛有橋心中一緊,腦海開始飛快運轉。他知道自己應該在哪裡看到過這個數據,可此時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手心開始冒出冷汗,辦公室裡安靜得隻能聽到呼吸聲。
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過了好一會兒,辛有橋終於想起來了,他努力調整好情緒,開口道:“全市從幼兒園到高中學生大約112萬人。”
“費用從多少到多少?”宋江緊接著又問道。辛有橋額頭的冷汗更多了,他快速回答道:“幼兒園孩子每年學費大約3000到6000不等,小學書本費、服裝費大約每年300左右、初中500、高中600左右。從2006年開始中央宣布農村地區義務教育費用全免,到去年秋,全國實行減免學雜費,所以從政策上來說,所有學生都能上學。但書本費、服裝費等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一年也有好幾百塊。對於一些貧困家庭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導致他們寧願讓孩子在家乾活,也不願出這個錢!”
宋江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語氣堅定地說:“特殊情況可以特殊處理嘛,既然學費都已經減免,為什麼不能讓孩子們去上學?就算有點其它的費用,學校、教育局就不能想想辦法,做做思想工作?我覺得這個書本費有點強人所難,既然要免費就要全部免費,書本費、服裝費等等費用,不能成為孩子們上學的攔路虎。從下學期開始,從幼兒園到高中,所有的費用由教育局承擔。規矩是死的,思想是活的,財政每年會額外給教育局一筆費用,如果不夠你們自己想辦法,是拉讚助還是跟企業合作都可以,但有一點必須達到,那就是所有孩子必須上學,不漏掉任何一個!”宋江的話語擲地有聲,他目光堅定地望著窗外,仿佛看到了無數孩子背著書包走進校園的美好畫麵。他深知,教育是改變一個城市、一個家庭命運的關鍵,他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陽城的孩子們撐起一片求學的藍天。
喜歡重生之退伍從政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退伍從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