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深知,高端型人才的缺失就像一顆毒瘤,嚴重製約著城市的發展。
這幾天,宋江頻繁地穿梭於各個部門之間,與領導們深入交流。
他親自前往企業調研,深入生產車間,與一線工人和企業負責人交談,了解企業的需求和困難。
每到一處,他都仔細傾聽,認真記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在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總經理無奈地向他訴說著高端人才招聘難的問題,企業有好的項目和技術,卻因為缺乏專業人才而無法進一步發展。
看著企業閒置的設備和未完成的項目,宋江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他意識到這個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人事局長杜東清,同時也是組織部副部長,接到書記的囑托後,加班加點寫了一份詳細的人才引進規劃。
當他將規劃交到宋江手中時,滿懷期待地看著書記。宋江仔細地翻閱著,規劃內容確實詳細,各項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都是一些傳統的人才引進手段,缺乏創新和亮點。
宋江合上方案,眉頭微蹙,他開始向杜東清闡述自己的想法,他希望能夠打破常規,用更具吸引力的政策來吸引人才。
杜東清聽著書記的想法,實事求是的說道:“書記,這種方法以前都用過,效果不顯著,現在的大學生更向往的是北上廣深的工作環境和優越的待遇,而我們這些小城市完全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杜東清所站的角度和宋江所思考的角度不一樣,他隻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原有的政策來看待問題,殊不知宋江早已跳出了固有思維看待問題。
宋江沉吟片刻,嚴肅地說道:“不要用固有的思維看待問題,沒有條件不會創造條件?”杜東清心中一凜,他有些疑惑書記這話的含義,但又不敢直接詢問。
“要是政府有相應的政策,人事局這邊倒是可以去各大高校試試看!”杜東清思索片刻後說道。
宋江點了點頭,擺擺手道:“這幾天我跟市長統一了意見,出台一係列的舉措,對應屆大學生落戶陽城的,給予住房補貼、政策扶持、提供就業崗位、提供人才公寓,可以根據人才補貼,每年能額外領取一次性補貼3至10萬元,如果自主創業的話,注冊公司,稅務部門將免除前三年的稅收,如果夫妻二人來陽城落戶,除了以上政策,政府將提供商品房,按原價的50%的價格出售,還有一些政策正在研究!”
杜東清聽著這些政策,眼睛越睜越大,臉上滿是震驚。他從未想過政府會出台如此優厚的政策,這些補貼和優惠條件對於大學生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仿佛看到了大量大學生湧入陽城的景象,心中也燃起了希望。
隨即,宋江讓他召集各縣市區的人事局長,按照不同的專業前往漢江各大高校進行招聘,強調政策方麵政府已經出台相應政策。
當杜東清聽到書記提出五年留住100萬大學生的目標時,嘴巴大張,簡直能塞下一顆雞蛋。他從未想過領導會有如此宏大的目標和魄力,心中不禁對宋江充滿了敬佩。
杜東清領了任務後,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離開了書記辦公室。
他知道這個事情必須得好好謀劃,這不僅是書記交給的重要任務,更是關乎陽城未來發展的大事。
回到辦公室,他立刻開始召集會議,與同事們商討招聘的具體方案。
宋江並沒有因此而停歇。他緊接著叫來房管局的領導和分管副市長,在會議室裡,他詳細地詢問著國有資產情況以及政府掌握房產的情況。
房管局領導拿著厚厚的資料,向宋江彙報著。
全市掌握在手的國有資產雖然有一些,但情況複雜,有的是爛尾樓,存在諸多遺留問題;有的房產性質不同,無法直接改造成人才公寓。
宋江聽著彙報,眼神堅定,他知道事情雖然困難,但必須得推進。他要求房管局儘快製定改造方案,合理利用現有的資源,為人才公寓的建設做好準備。
為了進一步推動人才引進計劃,宋江組織召開了市委常委會。會議室裡,氣氛嚴肅而莊重。
會議開始,宋江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開口道:“市長,將人才引進計劃給大夥念念,大家談論自己的看法。”
高成飛將這幾天趕製出來的計劃詳細地念了一遍,這裡麵都是他跟書記一起討論出來的政策和措施。
每念一條,與會人員的臉上就多一分驚訝。等到高成飛彙報完,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書記和市長,他們用求證的目光看向宋江。
“想必剛才的計劃你們也聽到了,這是我跟市長商量出來的具體方案和措施,要想發展必須的引進人才,而這一塊一直都是我們的短板,所以必須的用政策,才能刺激人才進入陽城,你們也可以說說你們的想法!”宋江說完,從每個人臉上掃過。
眾人都沒有開口,氣氛略顯緊張。組織部長馬韶陽眉頭始終緊皺,書記之前也跟他討論過相關問題,但沒想到會出台如此大膽的政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我來說兩句!”寂靜的場麵被馬韶陽打破,眾人都看向他。他開口道:“內容詳細、新穎、膽大,目前我沒有發現哪個城市的人才引進計劃比我們陽城的政策好,但……”馬韶陽頓了一下,又說道:“但相關配套設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比如人才公寓,如果大量迎接畢業生來了,有那麼多人才公寓嗎?在比如財政能支撐這麼大的補貼嗎?在比如陽城出台這樣的政策,讓兄弟城市怎麼看?”
眾人知道,這些都是非常實際的問題,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如果大量應屆畢業生來了或者大學生來了,該如何解決相關配套設施,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而且,財政能否承受如此大的補貼壓力,也是一個未知數。同時,其他兄弟城市會如何看待陽城的這一政策,是否會引發競爭和質疑,也讓人擔憂。
但大家也都知道,按照這上麵的人才引進計劃,很多人相信一定能吸引大量的大學生過來。這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還有沒有問題,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有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才能更深入破析問題。”宋江看了一圈,眾人眼神都集中在他身上。他接著說道:“那我說說市委的決心,人才引進計劃,按照五年引進100萬大學生,為陽城注入活力,另外,在未來五年內將建設大量的人才公寓和商品房,同誌們,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隻有人才能帶動經濟發展,如果有這100萬大學生來陽城落戶,衣食住行將會給陽城帶來多大的經濟發展?”
宋江的話堅定而有力,讓與會人員感受到了市委的決心和信心。
大家開始紛紛發言,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會議氣氛變得熱烈起來。有人提出可以與企業合作,共同建設人才公寓;有人建議加強財政預算的管理,確保補貼資金的合理使用;還有人提出要加強宣傳,提高陽城在高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大家的討論聲中,宋江認真地傾聽著,不時地記錄著。他知道,人才引進計劃的實施還麵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實現五年引進100萬大學生的目標,為陽城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喜歡重生之退伍從政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退伍從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