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漳縣城關鎮土城村,它距離縣城極近,交通網絡如同細密的血管般延伸至此,為其帶來了與外界相連的便利。
這裡的風景恰似一幅天然的畫卷,連綿的青山如黛眉般橫臥,清澈的溪流如絲帶般蜿蜒穿梭,廣袤的田野裡,綠油油的莊稼隨著微風輕輕搖曳,散發出陣陣清新的泥土芬芳,到處都彌漫著醉人的田園風光。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擁有絕佳環境和豐富資源的村莊,卻一直深陷發展的泥沼。
由於缺乏有效的治理和合理的資源利用規劃,土城村仿佛被時間遺忘,始終無法邁出發展的關鍵一步。
半年前,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市委組織部分配了一位年輕的駐村乾部——王凱濤,他直接擔任土城村第一書記。
王凱濤剛剛從理工大學畢業,通過省考成功上岸,原本滿心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幻想著能在繁華的省會城市或地級市大展拳腳。
然而,一紙文件打破了他的幻想,省委組織部要求這一批次分配的公務員全部下基層鍛煉,王凱濤無奈之下,咬咬牙接受了這個安排,卻沒想到會被分配到農村擔任村支部書記。
初來乍到,王凱濤滿心都是抵觸,腦海中甚至不止一次閃過辭職的念頭。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凱濤逐漸與村裡的百姓有了深入的接觸。
他看到了村民們那淳樸善良的笑容,感受到了他們樸實無華的品質。村民們在田間辛勤勞作的身影,以及對生活的那份堅韌和樂觀,漸漸打動了王凱濤的心。
他的抵觸情緒如同冰雪在暖陽下逐漸消融,開始慢慢融入這個村莊,並且越來越喜歡這裡。
然而,現實的殘酷卻如同冰冷的寒風,讓王凱濤清醒地認識到鄉村發展的艱難。
村民們生活貧困,各自為戰,僅僅依靠著自家那幾畝薄田和小菜園維持生計。
每年收獲的糧食拿去售賣,換來的隻是微薄的收入,難以支撐起家庭的開支和村莊的發展。
不過,王凱濤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敏銳的洞察力。他利用半個月的時間,深入到村莊的每一個角落,與村民們促膝長談,詳細了解土城村的狀況。
他發現,這裡不僅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著獨特的人文風情,發展鄉村旅遊無疑是最適合的出路。
此外,這裡的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非常適合種植果樹、蔬菜和各種應季水果,發展種植產業也有著巨大的潛力。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當王凱濤滿懷熱情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時,卻遭到了村裡人的強烈反對。村民們思想保守,習慣了傳統的農耕生活,對新事物充滿了恐懼和疑慮;同時,發展鄉村旅遊和種植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村民們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再者,大家都沒有相關的經驗,害怕折騰一番後血本無歸。
麵對重重困難,王凱濤並沒有氣餒。他的想法得到了鎮裡的大力支持,鎮政府給予了一定的資金和政策幫助。
有了鎮裡的支持,王凱濤更加堅定了信心。他挨家挨戶地給老百姓做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他們描繪未來的美好藍圖,耐心地解答他們的疑問,消除他們的顧慮。
經過無數次的勸說和溝通,村民們終於被王凱濤的真誠和執著所打動,同意了他的做法。
有了村民們的支持,王凱濤開始放心大膽地乾起來。他帶領村民們清理村莊裡的垃圾,修建道路和公共設施,改善村莊的環境;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果樹品種,指導村民們科學種植;同時,積極聯係旅遊公司和媒體,宣傳土城村的鄉村旅遊資源。
經過半年的努力,土城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的村莊變得乾淨整潔,道路兩旁綠樹成蔭,花香四溢。
村民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整天無所事事地閒聊,而是每天扛著鋤頭下地乾活,臉上洋溢著對生活的希望和憧憬。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光芒,手中有活乾,臉上有笑容。
王凱濤的努力不僅改變了土城村的麵貌,也得到了縣裡和市裡的關注。
縣裡、市裡大力宣揚這些駐村乾部的事跡,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鄉村發展的重要性和老百姓的生活狀況。
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土城村,欣賞這裡的美景,體驗鄉村生活的樂趣。鄉村旅遊逐漸火了起來,帶動了農家樂、民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村民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生活越來越好。
雖然目前的發展力度還不是很大,但王凱濤堅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土城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而王凱濤所在的土城村隻是陽城市鄉村發展的一個縮影。這些新分配下來的駐村乾部們都憋著一股勁,想要在鄉村這片廣闊的天地裡乾出一番成績,為自己的未來發展鋪就一條道路。
那些從各部門下來的乾部更是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得到單位的大力支持,開展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原本被人們忽視的鄉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煥發出新的活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經過半年的發展,陽城市各縣區市的經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據統計,鄉村經濟發展帶動全市經濟總額提升了5,占據全市經濟總額的30,比第二季度足足提升了5,這一數據在經濟發展的舞台上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
在陽城市委書記宋江的辦公室裡,他正專注地看著剛由統計局送來的第三季度預估報告。
報告顯示,第三季度相比於第一、第二季度有了顯著的提升,各縣區市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特彆是鄉村旅遊這一塊雖然在整體經濟中占比還較小,但已經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這無疑是一個好的兆頭。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打破了辦公室的寧靜。宋江喊了一聲“請進”,紀委書記李應興推門而入。
他的臉上一副冷冰冰的模樣,仿佛被一層寒霜所籠罩,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誰惹他生氣了。
“來來,李書記,坐坐!”宋江笑著指了指前麵的椅子,熱情地招呼道。
李應興沒有絲毫客氣,徑直坐下,順手接過秘書葛瑞文遞過來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然而,他的臉上始終保持著嚴肅的神情,這或許與他長期擔任紀委書記的工作性質有關,嚴謹和認真已經成為了他的標簽。
“書記,按照你的指示和要求,紀委啟動問責機製,對五城縣委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以及環保部門進行了問責。”李應興說道。
宋江微微點頭,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嗯,這次事件讓市委陷入了被動局麵。雖然總體上沒有鬨出太大的事情,但汙染已經深入地下,對土質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周邊村民的身體健康也受到了嚴重的傷害。這個事情你們紀委要持續跟進,整改是必須的,但這不是最終目的。我們要摒棄那種隻追求高速發展gdp而忽視老百姓身體健康和利益的錯誤觀念。誰要是觸碰紅線,必將嚴肅處理,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宋江的語氣鏗鏘有力,透露出堅定的決心。
李應興猶豫了一下,不確定地問道:“那……那要進行紀律處理嗎?”
“做錯事就要付出代價,處分是必然的。這一屆乾滿了就讓他們下去吧。”宋江直接做出了決定,不給任何回旋的餘地。李應興的臉上沒有絲毫變化,在他看來,書記的處分或許還太輕,對於這種為了經濟利益而損害老百姓利益的領導乾部,應該一擼到底。
李應興剛準備起身離去,宋江又喊住了他:“李書記……”
“書記,還有事嗎?”李應興停住腳步,不解地問道。
宋江站起身來,走到窗前,凝視著窗外繁華的城市景象,語重心長地說:“紀委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作用,對市裡的重要項目、大型工程、政務中心、扶貧等項目進行執紀監督。特彆是對於那些在企業吃拿卡要、在工程上偷工減料、利用職務在工程中牟利、對扶貧資金下黑手的行為,要堅決予以製止,還要進行深入追查。不能讓這些乾部壞了陽城的官場風氣!”
李應興有些疑惑,以前市委很少要求紀委插手工程巡查方麵的工作,畢竟紀委在這方麵的作用相對有限。
但既然書記有要求,他還是堅定地回應道:“好的,書記,紀委會儘快拿出一個具體方案,同時組成一支專業的隊伍對這些項目領域進行檢查、把關,以此震懾那些肆意妄為的領導乾部!”
喜歡重生之退伍從政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退伍從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