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進行到此時,氛圍已變得十分熱烈且富有成效。在座的十位企業負責人,大多年輕有為,思維活躍,他們代表的多是陽城市精心培育的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創新公司。
這些企業雖規模尚未稱霸一方,但個個潛力巨大,年產值均在千萬級彆,是陽城經濟結構中極具活力的“瞪羚”企業。
它們普遍麵臨的核心痛點並非市場或技術,而是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血液”——資金。
宋江書特意請來五大國有銀行的行長,正是為了直擊這一要害,現場辦公,穩定軍心,解除企業擴張的最大後顧之憂。此舉無疑贏得了企業家們的由衷讚許。
然而,作為一位目光深遠、洞察秋毫的掌舵者,宋江深知,資金問題固然關鍵,但也僅是製約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真正要讓這些“幼苗”長成“參天大樹”,還需要掃除成長道路上諸多無形的障礙。
政府,作為最大的公共服務平台,其效能的高低、環境的優劣,直接決定了企業奔跑的速度和高度。
有些企業,產品質優價廉卻苦無銷路;而另一些企業,卻四處求購而不得。信息的不對稱、渠道的阻塞,讓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大打折扣。
一個有作為、負責任的政府,理應扮演好“紅娘”和“催化劑”的角色,主動搭建平台,促進供需對接。
反之,一個不作為、亂作為的政府,不僅會錯失發展良機,甚至可能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刻,會場上茶香嫋嫋,眾人臉上洋溢著輕鬆的笑容,企業家們與市領導、銀行家們低聲交談,氣氛融洽。
突然,市委書記宋江再次開口,他的聲音平和卻自帶一種不容置疑的份量,瞬間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聚焦:
“今天請幾位銀行係統的領導過來,首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大家反映最強烈的資金問題。這件事,市政府會全麵負責跟進,建立專門的‘銀企對接綠色通道’,為企業敞開方便之門,讓大家能放開手腳去發展。”他首先肯定了之前的成果,隨即話鋒一轉,目光變得更加銳利,“但是,今天請各位企業家來,絕不僅僅是解決貸款這一件事。你們是市場經濟的第一線戰士,對陽城的營商環境好壞、政策落地虛實、政府辦事效率高低,擁有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也最有發言權!”
他略微提高了聲調,擲地有聲地宣布:“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將出重拳、下猛藥,專門開展一場針對營商環境的專項整治行動!目的就是要徹底淨化陽城的發展生態,砍掉一切不必要的條條框框,掃除一切‘吃拿卡要’的歪風邪氣!所以,各位的意見和建議,對我們至關重要,能幫助我們精準地找到病灶、瞄準靶心。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夠放下顧慮,暢所欲言,給我們‘揭短亮醜’!”
此言一出,剛才還輕鬆熱鬨的場景頓時安靜了下來。
企業家們麵麵相覷,眼神中交織著期待與猶豫。作為商人,他們深諳“民不與官鬥”的古訓。
雖然市領導態度誠懇,但區縣、街道的具體經辦人員才是他們日常打交道的對象。今天在這裡說了真話,痛快了一時,難保日後不會被“穿小鞋”、被各種“合法刁難”。這種顧慮,像一層無形的薄膜,籠罩在會場之上。
市長高成飛敏銳地察覺到了這股沉默背後的擔憂。他笑著看向一位從事現代服務業的年輕企業家,點名提問,試圖打破僵局:“吳總,你是服務業的代表,平時跟政府部門打交道最多。來,說說看,有什麼不足之處?給我們建言獻策。”
被點名的吳文輝總經理臉上立刻堆起略顯尷尬的笑容,言辭謹慎而圓滑:“各位領導,我覺得政府做得已經非常好了!特彆是我們區裡,出台了很多針對我們小微企業的實質性好政策,比如設立了企業發展基金、提供了‘秋收’稅費優惠、還有人オ補貼等等,確實為我們解決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困難。”這是一番標準的、挑不出毛病的“表揚話”,也是某種形式的自我保護。
高成飛不置可否,又將目光投向另一位更年輕的企業家——一家網絡公司的負責人王軍。王總雖然隻有三十出頭,但顯得十分乾練,眼神中透著一股沉穩和銳氣。
“王總,你呢?有什麼看法?”高成飛問道。
王軍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道:“高市長,不知您是想聽真話,還是聽假話?”這句話帶著幾分年輕人的銳氣,也瞬間讓會場的氣氛變得更加微妙。
“哦?”沒等高成飛回答,市委書記宋江身體微微前傾,露出了極大的興趣,“真話怎麼說?假話又怎麼講?我今天坐在這裡,就是想聽真話!”
王軍深吸一口氣,似乎下定了決心,說道:“假話就是:區裡對我們這些中小企業非常關心,政策扶持力度大,積極為我們排憂解難,還派遣了專人對口服務,主動作為,效果顯著。”他頓了頓,觀察了一下領導的反應,見宋江眼神鼓勵,便繼續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真話就是:有些具體經辦人員,是表麵一套,背後一套。當麵答應得非常好,‘沒問題’、‘馬上辦’、‘放心’,但一個申請報上去,能被拖上幾天、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我們是搞互聯網的,現在很多業務涉及線下審批才能上線運營。有些新業態、新模式,可能在陽城是頭一次遇到,我們反饋上去,得到的往往是‘需要研究研究’、‘沒有先例’、‘等等看’,然後就石沉大海,杳無音信。我們去催問一次、兩次,人家還算客氣;催問的次數多了,對方就不耐煩了,也給不出具體的時間表和明確的解決方案,就讓我們無限期地‘等通知’。”
他的語氣帶著無奈和焦慮:“各位領導,互聯網行業一天一個變化,風口稍縱即逝。線下審批卡一天,可能就意味著我們錯過了一個重要的推廣節點,損失大量用戶,甚至可能導致整個項目失敗!當然,我反映的可能隻是個彆現象,比較片麵,請領導批評指正。”
王軍的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許多企業家的話匣子,也精準地戳中了當前營商環境中確實存在的“中梗阻”問題。宋江書記麵色凝重地聽著,不時點頭。
他對這種情況並非不知情,王軍提到的因“沒有先例”而拖延審批的問題,在改革創新過程中尤為常見。
“這不是片麵!這是非常具體和真實的問題!”宋江斬釘截鐵地打斷了王軍的“自我批評”,他的聲音洪亮而充滿力量,“政府的職責是什麼?就是服務!就是為企業發展掃清障礙!遇到新問題,不是一句‘沒辦過’、‘不會辦’就能搪塞過去的!應該主動去研究、去請示、去學習、去創新,而不是讓企業無限期地等待!”
他目光炯炯地掃視全場,然後盯著王軍,當場拍板:“王總,你公司遇到的這個具體審批問題,我向你保證:一天之內,必須有主管部門給你明確答複!三天之內,必須給你一個解決的方案或明確的路徑!”
喜歡重生之退伍從政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退伍從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