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省委辦公廳的緊急會議通知時,宋江剛剛部署完陽城市的自查自糾工作。他立刻意識到,省裡的動作比他預想的還要快、還要堅決。
他沒有選擇更方便的專車,而是輕車簡從,坐上了通往省城的火車,利用這段時間在腦海中梳理著陽城環保的薄弱環節和應對策略。
火車抵達省城,白天波早已在站台等候。車上,白天波簡要彙報了會議籌備情況和省領導,尤其是省委範誌國書記對此事的極高關注度。
“書記,這次風聲很緊,文件措辭之嚴厲,近年罕見。聽說範書記在會上拍了桌子,要求必須動真格。”白天波壓低的聲音裡透著一絲緊張。
宋江默默點頭,心中那根弦繃得更緊了。他深知環保問題的複雜性,對於許多地方官員而言,這確實是個“兩難”的選擇。
發展是顯績,汙染有時是隱形成本;尤其是在經濟基礎薄弱的地區,關停一家支柱企業可能意味著財政收入銳減、失業率上升,那種壓力是實實在在的。
但中央這次的態度,顯然是要徹底扭轉“先汙染後治理”的舊有模式。
回到省委分配的辦公室,宋江拿起那份中央下發的紅頭文件,逐字逐句地仔細研讀。
與以往的原則性要求不同,這次文件附件裡明確列出了分行業、分區域的最新排放標準,堪稱史上最嚴。
更關鍵的是,督查方式明確為“不打招呼、不聽彙報、直奔現場、直接查處”的暗訪模式,這幾乎斷絕了地方臨時抱佛腳、搞形式主義應對的可能。
正當他陷入沉思時,門外傳來了輕輕的敲門聲。
省委秘書長王乾推門而入,臉上帶著慣有的熱情笑容:“宋書記,剛到吧?路上辛苦了。”
宋江連忙起身回應:“秘書長,剛到一會兒,正抓緊熟悉文件,爭取會上能說到點子上。”他揚了揚手中的文件。
王乾擺擺手,切入正題:“就不多打擾你了。範書記和王省長都在辦公室,聽說你到了,讓我請你過去一趟,想先聽聽你的看法。”
“好,我們這就過去。”宋江心知這是一次非正式的“小範圍通氣會”,可能比正式的常委會更能影響最終的決策基調。
走進範誌國書記寬敞的辦公室,隻見範書記和王維波省長正坐在沙發上交談,氣氛似乎有些凝重。
見到宋江進來,範誌國臉上露出一絲緩和,招手示意他坐在旁邊的單人沙發上。王乾秘書長則安靜地坐在稍遠的位置記錄。
“宋江同誌來了,”範誌國沒有寒暄,直接開門見山,“剛和維波省長正在討論這次環保督查的部署問題。你在基層主政一方,對下麵的情況最了解,想先聽聽你的意見,看看我們省該如何把握這個度。”
宋江沒有立刻回答,他在快速思考如何措辭。這時,省長王維波開口了,他的觀點更傾向於現實主義的考量:“宋江同誌,發展是硬道理,這個毋庸置疑。有時候為了把經濟搞上去,帶動老百姓就業增收,在環保方麵稍微放鬆一點,也不是不能理解。這不是鼓勵汙染,而是采取一種更靈活的策略——等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有了足夠的財力,再回過頭來集中治理環境問題,這叫‘先發展,後治理’。很多地方都是這麼走過來的。如果現在就一刀切,對我們省,尤其是一些剛剛有點起色的欠發達地區,打擊會非常大。”
王維波的觀點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務實派官員的想法:政績看gdp,環保可以緩行。
範誌國書記則眉頭微蹙,沒有表態,他的風格更傾向於穩妥執行上級指示,但在巨大的經濟壓力麵前,顯然也在權衡。
一時間,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宋江身上。他感覺肩上的壓力不小,需要給出一個既能符合中央精神、又能兼顧省情,還能讓兩位主要領導都能接受的思路。
“嗬嗬,書記、省長,您二位都這麼盯著我,我這壓力頓時比山還大呀。”宋江先是用一句輕鬆的玩笑緩和了一下氣氛,隨即臉色變得認真起來。
“維波省長提出的問題非常現實,也是我們很多基層同誌內心的困惑。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他先是肯定了王維波關切的核心,然後話鋒一轉,用了一個樸素的比喻:
“這就好比一個家庭的頂梁柱,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沒日沒夜地乾活掙錢。三年後,家裡確實攢下了一筆錢,吃穿不愁了。可他自己呢?累出了一身病,醫生說他可能隻剩五年壽命。書記、省長,您二位覺得,這筆賬,劃算嗎?”
這個比喻形象而尖銳,讓範誌國和王維波都陷入了沉思。宋江繼續說道:“事情沒發生在自己身上,誰都可以輕鬆地說‘值得’。可真正到了那一天,躺在病床上,才會發現,用健康和生命換來的財富,是多麼的蒼白無力。環境破壞也是一樣,它具有累積性和不可逆性。等到問題全麵爆發,河流黑了,空氣臟了,老百姓的健康出問題了,那時再想治理,代價將是現在的十倍、百倍,甚至可能根本無法挽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看向範誌國和王維波,語氣誠懇而堅定:“書記、省長,中央這次下了這麼大的決心,正是因為看到了‘先汙染後治理’這條路走不通的慘痛教訓。我們荊楚省地處中部,生態環境本底不錯,但並非沒有隱患。如果我們現在不狠下決心,等成了反麵典型,被中央督查組揪住,那就不隻是經濟下滑的問題,更是政治責任問題!到時候,我們如何向中央交代?如何向全省人民交代?”
範誌國書記聽完,重重地點了點頭,目光變得堅定起來:“宋江同誌這個比喻,振聾發聵啊!看來,是到了必須下定決心的時候了。不能再有任何僥幸心理!”
王維波省長沉吟片刻,也緩緩點頭,但他的考量更具體:“書記,宋江同誌說得有道理。徹底整治的決心必須有。但我擔心的是方法。如果全省範圍內搞‘一刀切’,立即無條件關停所有不達標企業,恐怕會引發較大的經濟震蕩和社會風險。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一個‘循序漸進、分類施策’的方案?
比如,對嚴重汙染、治理無望的企業,堅決關停;對有一定基礎、通過技術改造可以達標的企業,給出一個合理的緩衝期,限期整改;
同時,省裡加大對綠色產業、環保技術的扶持力度,幫助地方實現平穩過渡。這樣既表明了態度,落實了中央要求,又不至於讓經濟一下子失速。”
宋江立刻接話道:“省長這個‘分類施策、給出路’的思路非常好!我完全讚同。環保整治不是要把企業逼死,而是要逼它們轉型,走向高質量發展。我們陽城前期已經做了一些摸排,願意配合省裡的統一部署,堅決執行!”
範誌國最終拍板:“好!那就按這個思路來。維波同誌牽頭,儘快拿出一個詳細的、可操作的全省環保整治行動方案,既要體現中央的嚴格要求,又要結合我省實際,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在明天的常委會上正式討論通過後,立即部署下去!這次,我們必須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這場小範圍的高層溝通,為荊楚省應對此次中央環保督查定下了“堅決整治、但不搞一刀切、力求平穩過渡”的總基調。
喜歡重生之退伍從政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退伍從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