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年八月二十二,在度過了自己給自己放的婚假後,文登營參將龐帥便從文登營返回威海衛視察剛剛建好並開始運作的威海衛水陸兩家武備學堂。
經過一路奔波後,龐帥視察的第一站便選在了威海衛陸軍武備學堂。
威海衛陸軍武備學堂與威海衛水師學堂都是在今年七月中旬一起剛剛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一個用來培養陸軍軍官,一個用來培養水師軍官。
威海衛陸軍武備學堂的學製為兩年,設有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五個科目。武備學堂教授的課程設置主要分為“學”與“術”兩科,其中“學”科主要教授學員們華夏經史、天文、與地理、格致、測繪、算學、戰法、兵器等。而“術”科則教授學員步兵、騎兵、炮兵、工兵和輜重兵五個兵種相關的攻防戰法,槍與炮的相關技藝,營壘架橋工程和後勤運輸保障等。龐帥打算通過這些新式教育培養屬於自己的新型軍事人才。
而這些新型軍事人才都將會成為龐帥未來熱兵器部隊的中堅力量,是未來熱兵器部隊取代冷兵器部隊的重要保障。當然,這都需要時間。雖然每一期的學製為兩年,但是隻要有兩、三期學員成功完成學業並充實到部隊裡,龐帥相信,這一天不會遠。
威海衛陸軍武備學堂修建在威海衛城的東北方向的一處海邊,與劉公島西側的威海衛水師學堂隔海相望。
武備學堂占地約有一千二百多畝地,考慮著其位置可以兼顧著威海衛防禦體係的海防需求,所以武備學堂建有高大的城牆作為院牆。學堂院牆外圍還修有寬四米,深三米的壕溝引入海水形成武備學堂的護城河。而且武備學堂的院牆上不僅築有通道和女牆,其臨海一側的東段院牆上還建有八座炮台和與之配套的彈藥儲存庫。這樣一來,武備學堂的炮台上的火炮不僅可以對海防禦,與劉公島上的炮台群互相呼應進行防禦作戰,而且平時也可以用來作為教具對學員進行火炮射擊訓練。
整個武備學堂的院牆隻有西側的院牆在中軸線的位置留有一個城門樓似的院門,而此院門便是整個武備學堂的正門,也是武備學堂唯一的一個大門,正門外則在護城河上設有吊橋,連接內外。
而威海衛武備學堂的主體建築,武備學堂的堂址就做落在整個學堂大院的中間位置,武備學堂的正門同院門一道都沿中軸線西向建造的。學堂正門的樣式和大明各地普通的衙門差不多,都是六扇釘著大銅釘的大門,門上麵還繪有“神荼鬱壘”的彩色立象,顯得很是威武霸氣。
跨入學堂大門後,學堂內部也是傳統的府衙樣式,共分為六進,六大部分。
學堂大門內側的左邊是學堂的衛隊房(衛隊七十人),右側為號令房(號兵十人)、傳達室(傳令兵十人)和雜物房。第二進則為學堂教員的辦公室和學堂大禮堂,第三進為學員們的教室,第四進為學堂的餐廳和集體浴室,第五進為學堂的圖書館,第六進則是學員們的集體宿舍。
而武備學堂主體建築的北麵是一個大校場,是學員們用來訓練和演武的地方。學堂的東麵是學堂學員們的武器庫和馬廄,而學堂南麵則是教員們居住的教員宿舍和學員用來練習遊泳和工兵用來練習架設軍用橋梁的專用海水池。
專用海水池裡的水是通過專用的供水管道從學堂東側海邊引入的海水,並在水池中間建有人工島,島上建有亭子廊道,並植有花草樹木,方便學員們在此遊憩放鬆。
學堂西麵則是寬闊的草地,平時可以作為大操場使用。
另外,武備學堂還在北院牆外麵的北邊建有一個功能和設備完善的靶場,可以為學員們提供火槍和火炮的實彈射擊訓練。
“砰,砰,砰!”
龐帥在吊橋處和前來迎接自己的武備學堂的負責人彙合後,剛要抬腳上橋,就聽見武備學堂北麵傳來了火槍射擊的聲音。
“走,先到那邊看看。”聽見有人在進行射擊打靶,龐帥便帶著眾人前往正在開展射擊訓練的靶場,觀看學堂學員們的射擊訓練。
“國文,這些學員練習射擊多久了”用望遠鏡看著遠處被火槍打的滿是槍眼的槍靶,龐帥問著旁邊的學堂負責人劉國文。
在接受過克隆人高強度的填鴨式教學後,在參將府裡的劉國文就被龐帥安排到了威海衛武備學堂擔當學堂的總教習。管理與協調二十名隻會工作不懂人情世故的克隆人“術”科教員和二十名秀才與克隆人混編的“學”科教員的生活與工作問題。
“回大人,這批學員的實彈射擊訓練已經有九天了。”在官場上,劉國文對龐帥的稱呼還是很正式的。
“嗯,準頭還可以,隻是這射擊的速度嘛,還有待提高啊!走,過去看看。”
不一會,龐帥便帶人來到了正在訓練的學員們中間。
“敬禮!”隨著兩名學堂教員的口令,所有在場的五十名學堂學員立即停下自己的訓練,集體排好隊站好後一起抬起右手向龐帥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