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孫承宗的傳令兵也抵達了覺華島水師大營,給水師遊擊金冠傳令。
領完軍令後,早有準備的副將魯之甲和參將李承先便率領一個炮兵營和一個鐵騎營共兩千餘軍兵從大營出發,爭取快速趕到娘娘宮渡口,乘坐覺華島水師戰艦渡過柳河偷襲耀州。
“嗬嗬!好大的麵子,你說二十七日到就二十七日到,你是龍王嗎”
“就是,海上行軍不比路上,他老孫以為自己是誰”
“要是袁軍門還在該多好啊!”
袁軍門即前任登萊巡撫袁可立,有人稱讚:袁可立未出,金人陷沈陽陷遼陽又陷廣寧,京師戒嚴,朝野震動。袁可立出鎮,修戰艦練強兵聯諸島收遼南,策反降將,主動出擊,退敵於千裡之外。狡虜蜷伏一隅,三年不敢動。上兵伐謀,良將不戰。袁可立之戰,貴在主戰,貴在不戰養威,不戰而屈人之兵,善戰而以戰止戰。舳艫列陣,奴酋膽寒。袁可立去職,張盤死柳河敗,閣老不能持遼局。金人無懼,勞師襲遠,掠覺華攻寧遠,玩“議和”斷邦交,弄明師於股掌之上。文龍死登萊潰朝鮮又殘,明國再無完甌。袁可立去留天壤有彆,高下立見。
由此可見,這幫子粗人服袁可立,不服孫閣老。
“好啦,勿要多言,都各自準備去吧,按時出兵。如有差池,必嚴懲不貸!”不管手下如何喧鬨,覺華島水師遊擊金冠還是開口喝到!
“末將遵命!”
八月二十七日,大軍全部抵達娘娘宮渡口橋。隻是,覺華島水師卻不見蹤影。
又等了一天後,覺華島水師還是沒有蹤影。
不等了,玩的就是急襲,時間寶貴!急著立功的馬世龍見水師遲遲不至便決定不等了。
有了主意的馬世龍便去帥帳找孫承宗,勸說孫承宗先派前鋒人馬渡過柳河搶占耀州。不然消息走漏,建奴有了準備,再跑了皇太極,那一切就前功儘棄。
孫承宗思慮了再三後,便同意了馬世龍的說法,便傳令魯之甲與李承先二人帶隊過河奇襲耀州。
渡河,如果沒有橋,那你就得有船啊。可是水師不至哪有船啊,於是魯之甲便下令先鋒人馬先找船。要不然沒有船隻,先鋒軍根本無法渡河。
半天後,兩千多先鋒軍人馬才找到了幾隻小漁船。
“唉!”看著眼前也就兩尺寬,不足兩丈長的小魚船,馬世龍長歎了一口氣。
小就小吧,反正也能用。於是,先鋒人馬便開始分批渡河。
人好運,排好隊拿好兵器上船就走。但是戰馬、大炮、糧食等輜重運起來就麻煩了。整整折騰了四天的時間,先鋒軍人馬和裝備才運了一半。
早已度過河的魯之甲與李承先倆人焦急萬分,嘴上都急出了燎泡。這可真是兵家大忌啊!要是建奴玩一出半渡而擊的戲碼,那可就有的看了。
有時候啊,就不能多想,因為想什麼來什麼。
四天啊!這還沒算上之前的幾天呢。時間長也就罷了,你孬好的也派點夜不收出去探探路呀。
建奴也不是弱智傻子,幾千幾萬人馬的調動不可能一點也覺察不到。早在明軍抵達娘娘宮渡口的第二天,建奴的探子就知道柳河邊上來了明軍。
本以為明軍很快就會進攻,結果呢建奴都傻眼了,兩千多軍兵居然隻靠幾艘小漁船橫渡柳河。
你這是看不起誰呢對於明軍這種看不起人式的挑釁,建奴憋不住了,決定表達一下自己的憤怒。於是,幾百名建奴騎兵決定先嚇一嚇已經度過柳河的前鋒軍馬。
“殺啊!”
“建奴有埋伏!”
於是,半渡而擊的故事再次重演。
相比於被乾掉的近千名前鋒人馬,更嚴重的後果在後麵。
未渡河的明軍炸營了,未怎麼抵抗就撒丫子跑路了。你們猜,跑了多少
這麼說吧,未出兵偷襲耀州之前,遼東的總兵力大約在十二萬人左右。結果,經此一敗,被建奴追殺望風而逃後隻剩下了五萬八千餘人,逃散了六萬多人,所謂的關寧鐵騎瞬時損失折半。
文登營,接到柳河之敗消息的龐帥頓時懵逼了,隻能在心裡不斷祈禱,天啟帝想不著我!天啟帝想不著我...
為啥祈禱龐帥怕天啟帝調他帶兵入遼,影響他的造反大計。
看來,又要花銀子讓閹黨平事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