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快快的又殺了兩萬多人後,西班牙人也害怕了。害怕明朝會報複,為此他們專門派人去澳門探聽情況。
在澳門花錢托關係打探了大半個月後,西班牙人放心了,也激動壞了。屠殺事情發生後,得到消息的萬曆皇帝是這麼認為的:在呂宋久居的商賈,又不屬於我們的百姓。海外紛爭,到底是誰的責任也沒法查的清楚。再說了,士農工商,商賈是低賤的職業,朝廷怎麼可能會為了賤民而發動戰爭呢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呀
得知萬曆的態度,西班牙人變了,變得肆無忌憚了,然後第三次呂宋大屠殺又發生了。
639年,也就是明崇禎十二年,西班牙人開始強迫華人繳納高價的身份證稅和租稅,......至於明朝新當家人的態度,西班牙並不怎麼看中了。因為此時的明朝廷是真的很忙,陝西、河南、山東等地發生蝗害、旱災、大饑荒、出現了人吃人;闖王李自成率五十騎闖河南,饑民起義,聚眾者達五十萬;嶽陽樓毀於戰火;張獻忠在湖北穀城起義反明。明廷就是想管,也是有心無力。
至於第四次大屠殺,本來可以避免的,可惜,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662年,即永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知道西班牙人在呂宋乾的那些事,準備攻打呂宋的鄭成功在五月初八急病而亡,其子鄭經後來也因為忙著抗清,攻打呂宋的事便被耽誤了。後來滿清入主中國,其一無海權觀念,其二視漢人為外人,更是對海外華人無加以援手之理,如此無人繼承鄭成功維護海外華人權益的遺誌。
自古以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不管是正義方還是邪惡方,打起仗來,都要講究個“師出有名”。
出兵呂宋,自然也要“師出有名”!
“為惡者,西班牙,自霸占呂宋以來,於今數十年矣。荼毒生靈數百餘萬,蹂躪島嶼數以千計,所過之境,船隻無論大小,島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儘,寸草不留。萬曆三十一年,西酋設計獲取華人鐵器,待我華人家無寸鐵後,酋下令錄華人姓名,分三百人為一院,入即殲之。事稍露,我華人群走菜園。酋發兵攻,眾無兵仗,死無算,奔大侖山。蠻人複來攻,眾殊死鬥,蠻兵少挫。酋旋悔,遣使議和。眾疑其偽,撲殺之。酋大怒,斂眾入城,設伏城旁。眾饑甚,悉下山攻城。伏發,眾大敗,先後死者二萬五乾人。酋尋出令,諸所掠華人貲,悉封識貯庫。移書閩中守臣,誣告華人將謀亂,不得已先之,請令死者家屬往取其孥與帑。巡撫徐學聚等亟告……變於朝……萬曆三十七年……華人被擄奪者,剝取衣服,搜括銀錢,銀不滿二兩者即行斬首。男子驅之築城濬濠,婦人驅之運水挑石。苦役身體不支者,殺之棄屍於野,使豺狼食之……牛馬之不若。此其殘忍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減者也。本將奉天子命,統師三萬,水陸並進,誓將奮勇向前,殄此凶逆……為百萬生靈報枉殺之仇,逐西酋,除暴亂……雪之恥,爾等宜奮勇爭先……而且為……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殉難各忠臣烈士之魂,實鑒吾心,鹹聽吾言。檄到如律令!”
威海衛某處軍港的校場上,數萬人齊聚,聚精會神的聽著“討伐檄文”。
“時辰已到,第一波部隊按計劃登船出發!”
點將台上,隨著一名年輕將領的一聲令下,方陣中的第一波攻擊部隊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直奔早已安排好的運輸船而去。
“虎子!兄弟們的遺書都送到後勤處了嗎”運輸船上,靖海衛的一名百戶問著虎子。
“百戶大人,都送去了。”
“弟兄們的狀態都還行吧。”
“老兵們還行,就是新兵們多少有點緊張。”對於新兵,虎子著實有些擔心。
“緊張,正常。這樣,出征期間不允許喝酒,香煙和可樂還是可以提供的,你帶幾個兄弟跟我走,船上有供應。”
對於後世二戰中美軍的非戰鬥物資的奢侈供應,龐帥覺的對於士兵緩解戰鬥壓力有一定的作用,於是香煙和可樂走進了軍隊,成為了標配軍用物資。至於以前人見人愛的肉罐頭,嗬嗬,早已經吃吐了的小夥子們對此表示已經對它無愛。
卡廷加,暴風雨就要來了,你準備好了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