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就位!”
“六炮就位!四炮就...”炮兵陣位上,訓練有素的各炮組炮兵們紛紛完成了各自的任務,隨時準備開火。
“23,嘿吼!23,嘿吼!23,加把勁!”岸灘附近的原始森林旁,工兵連裡負責就近取材的工兵們有規律的喊著口號,互相配合著伐砍著森林的樹木。
“老盧,快點讓開,樹要倒了!”
“快!都快讓開!”
“轟!”
隨著一聲巨響,一顆直一米左右的大樹轟然倒下,一旁等著的工兵們迫不及待的便一湧上前,分工明確的清理和加工著這根原木。
“三班,立即把這些原木給一班送去!”
“好嘞,排長,俺們這就去。”
“二班,繼續伐樹!”
就在整個登陸行動在不受打擾的情況下井然有序的開展的時候,路過的西班牙人也準備開始行動了。
“各位,根據昂德萊的描述,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對方就是遠東大陸的主人,大明人!看情況,對方來者不善。雖然對方人數眾多,但是,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入侵我們的地盤。因此,我決定給他們來點驚喜。”帶隊的西班牙少尉堅定的對著自己的一眾屬下說到。
“少尉,那這些奴隸”
“找些木棍削尖點發給他們,讓翻譯告訴他們,隻要他們能乾掉明人,我就讓他們脫離奴隸的身份,並且,誰要是能乾掉5個明人,我就發一枚銀幣給他。”
“好嘞!”
不一會,準備被押送去乾苦力的五百多名土著奴隸知道了自己可以獲得自由的條件和銀幣的消息後,頓時都興奮起來,手舞足蹈的表達著自己的心情。
一刻鐘後,五百多名土著拿著削尖了一頭的木棍在一百多名西班牙士兵的護送下往海邊趕去。
與此同時,隨著後續登陸的部隊踏上灘頭,一直提心吊膽擔心部隊出現傷亡的部隊高層和龐帥也紛紛鬆了一口氣。
“將軍,這次登陸很是順利,估計再有半個時辰左右,這次參戰的所有的兵力便會全部登陸上岸。”負責指揮登陸作戰的袁新飛對龐帥說道。
“不要放鬆警惕,西班牙殖民者可不是弱者。對了,這是情報司剛傳遞回來的情報,你們都看一下。”
“西班牙在呂宋島駐軍一個團,駐地在馬尼拉。西班牙艦隊也駐泊在馬尼拉港口,有兩艘500噸級的西班牙大帆船和六艘500噸級的武裝克拉克帆船,水手有00名。宿霧島駐軍一個團,駐地宿霧。棉蘭老島一個團,駐地在達沃。連隊以劍盾兵和穆什克特火槍兵為主。另外還有零零散散的土人部隊,數量大約有兩千多人。”
西班牙陸軍在632年改組前,在意大利的西班牙步兵團是由5個連隊構成,一個連隊200人。而西班牙本土的步兵團大致是2個連隊構成,一個連隊250人。但不論是幾個連隊構成的步兵團,總人數仍是3000人。而632年式標準步兵團全部統一為一個步兵團由2個火槍連隊、3個長矛連隊,每個連隊200人。至於7世紀,菲律賓具體有多少西班牙陸軍軍隊和其構成架構,作者實在是沒查到,但是綜合多方資料來看,7世紀西班牙本土陸陸續續派往菲律賓的陸軍應該在5000-7000人之間。
另外,史料記載,640年時的菲律賓總塞巴斯蒂安.烏爾塔多.德.科奎拉,在任期內為了緩解財政危機,曾招募了幾個團的當地土兵。因此,不排除之前的幾任總督也乾過這種事。
“和之前的情報差不多,就是多了一艘西班牙大帆船而已。兵力總共也就一萬三千多一點,還是分散著駐紮的,照計劃打就是。”對於多出來的一艘大帆船,袁新飛並不擔心。
“他們陸軍的兵力組成還和以前一樣嗎”一名參謀問道。
“一樣,還是即將被淘汰的劍盾兵和略有威脅的穆什克特火槍兵,至於土著,拿著燒火棍的廢物而已。”
西班牙劍盾兵,和東方的刀盾兵一樣,無非就是把刀換成了長劍罷了,它曾是西班牙方陣中重要的兵種。
西班牙劍盾兵大都為軍齡較長的老兵,經過繁瑣嚴格的劍術訓練,身穿防禦嚴密的全身板甲,使用的是西班牙製劍中心托雷多城生產的托雷多單手細刃鋼劍(類似現代的西洋細劍)和僅重二公斤用鋼板木材鉚接製造的西班牙小圓盾。托雷多生產的鋼劍出廠需要經過及其嚴格的測試,包括扳成半圓型的彎折測試、砍劈牛皮的鋒刃測試、戳刺薄鋼板的穿透力測試等。西班牙劍盾兵的攻擊大多由細刃鋼劍突刺來完成,有時也使用揮砍劈刺類型的攻擊方式。
劍盾兵不同於長槍兵,這個兵種對兵源素質要求較高,訓練周期長、裝備昂貴,且因其戰鬥崗位的危險性,傷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劍盾兵這個兵種也是要形成一定的規模才能形成戰術優勢,再加上西班牙畢竟是個小國家,經受了無敵艦隊(西班牙無敵艦隊遠征英國時,艦上搭載了2.萬名步兵,大部分為劍盾兵。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沒後,這批當時西班牙最精銳的劍盾兵也隨之葬身海底。)這次重大損失後就再難補足劍盾兵的編製,少量編製的話又於事無補,所以後來乾脆就把這個兵種淘汰掉了,以火繩槍手和長槍兵代替其崗位。
至於穆什克特火槍兵,話說西班牙人研製了一種後來在整個歐洲最負盛名的火繩槍-穆什克特火槍,該槍長約.-2.0米,重-千克,約32-50克,口徑在23毫米以內,從槍口裝填彈藥,射擊時須放在叉形支架上,最大射程為250米,能穿透當時騎兵的盔甲。對火繩槍戰術技術有獨到研究的西班牙將軍薩羅.德.科爾多瓦在國王的支持下,於6世紀初建立起歐洲第一支正規的火槍步兵部隊,這支部隊所有的官兵均使用穆什克特火繩槍。
科爾多瓦的這支火繩槍部隊最早被編成20個縱隊,每個縱隊000-250人,每個縱隊又分成5個連。後來,科爾多瓦又將他的火繩槍部隊采用步兵團的編隊體製,每個步兵團轄3個縱隊,步兵團由火槍兵和長矛兵混編而成,這種混編步兵團又稱為”西班牙方陣”。在”西班牙方陣”中,火槍兵與長矛兵大體相等,後來火槍兵逐漸增多,不過,火槍兵的月薪明顯比長矛兵多。
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火繩槍的威力,科爾多瓦又發明了一種具有重大意義的新戰術後退裝彈戰術,即一個火槍戰鬥編隊一般有40個橫列,作戰時,列隊的槍手依次齊射,爾後沿著排與排之間的空隙,一列接一列地依次退到後排裝子彈,這一戰術彌補了火繩槍發射速率太慢的缺陷,從而保證了周而複始、連續不間斷地射擊。
作為第一種可以真正用於實戰的輕型射擊武器,火繩槍的缺點也是明顯的,它不能在風雨天使用,戰鬥開始前和戰鬥進行時,火繩必須始終燃著,不僅消耗量大,而且非常容易發生危險,特彆是在夜’司作戰時,燃著的火繩所發出的光亮,無疑暴露出己方所在地及作戰兵力的多少。
就在西班牙士兵帶著土著奴隸準備在卡加廷河與龐帥的兵馬發生親密接觸時,遠在馬尼拉的馬拉卡南宮(西班牙總督所在)裡,此時的菲律賓總督費爾南多-德-席爾瓦正在檢閱一支剛剛抵達馬尼拉的軍隊。
一支由兩千多名葡萄牙人組成的火槍兵隊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