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綿綿不絕雨水。
人族漁獵和田間勞作頗為受阻。
這沒辦法,長期在大雨中勞作不現實。
人口增加,生存資源越來越緊張。
一些族人為了生存,頂著風雨漁獵,種植糧食,最後寒邪入體,不治而亡。
各地因頂著風雨勞作死亡之人,彙聚到太昊手中,成為一個個令太昊觸目驚心的死亡數據。
太昊問計群臣“眾卿可有辦法?”
群臣七嘴八舌,有人建議加大郎中數量,讓那些生病之人有病可醫。
有人建議製定規矩,禁止眾人風雨中漁獵、勞作。
有人建議加大對生計困難家庭補貼。
眾說紛紜。
太昊聽到這些辦法,都沒有很好解決這個矛盾問題,隻能讓群臣退下,自己冥思苦想。
在朝堂之內,終究不了解山野村民生活,無法找到好辦法。
太昊化妝成山野之人,來到發生死亡人口較多村落走訪。
太昊了解到這些村民之所以不得不頂著風雨勞作,有多方麵原因。
天氣方麵,這些地方常年累月下雨,不勞作就隻能等死,根本等不到雨過天晴再去勞作。
還有家中人口較多,家人都指望自己外出找吃的,不出門勞作、漁獵,一家人都得餓死。
常年大雨,這些地方也容易發生各種災害,這些部落,各家都是家徒四壁,跟不用指望相互救濟。
太昊長歎“哀民生之多艱!”
頂著風雨,太昊也和這些族人一起勞作,好在自己已是天仙修為,身子骨強悍,和自己勞作的人,一個個死去,看的太昊眼淚直流。
至於所謂的郎中,完全沒用。
這寒邪入體後,就意味著隻能在家靜養,和全家嗷嗷待哺,怎麼允許你在家靜養,隻能拖著疲憊的身軀,又投入繁重的勞動,如此反複,莫說郎中,就是大羅神仙,也束手無策。
一日,太昊勞作完後,在一個大樹下躲雨看到風雨再大,這大樹裡麵居然是乾的。
這讓太昊震驚若是人們披上這種大樹外麵的樹皮,是不是也能像大樹那般,不再懼怕風雨?
太昊高興的眼淚直流終於找到一種可以救百姓於水火的法子。
雨過後,太昊將樹皮扒下,帶回去研究。
將樹皮製作成人體外形後,配上樹皮製作的帽子,太昊親自穿在身上試驗。
在大雨中勞作一天,也隻有部分與雨水接觸皮膚被大雨淋濕,完全不用擔心寒邪入體。
這一發明,讓那些風雨中勞作的族人生命得到守護,人們對於太昊那是感恩戴德。
這用草和樹皮編製而成的避雨之物,被人們稱之為蓑衣。
人族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太昊在想,有沒有更好的記錄方法,將一天的時間記錄下來。
這樣人族就能更好的安排手頭工作。
沒有時間概念,大家成天渾渾噩噩,做事全靠感覺。
特彆是對於議事,每次都需要確定開會後再通知大家。
從確定開會後到大家聚在一起,往往一等就是一整天,十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