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帝舜就一邊放牛,一邊學習。
將臣時不時弄一些飯菜給帝舜吃,讓帝舜感受到人間溫暖。
帝舜學習很努力,人也聰明。
在跟著將臣學習後,他明白一個人,即便再聰明,德行再好,終究無法和整個人類傳承相比。
要想獲得人類傳承,首要是識文斷字,然後讀書學習。
為人要有腳踏實地的實乾精神,隻有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才能將腦海中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
帝舜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將臣十分欣慰。
在學習人族知識同時,將臣也將金丹修行法門交給帝舜。
十年後,帝舜十六歲。
整個人長得高大生猛,孔武有力。
後母奇怪自家三個娃,每日吃得那麼好,怎麼一個個長得像竹竿。
這個每天饑寒交迫的小家夥,反倒長得如此壯實?
估計秦老頭那個老不死的,沒少給他開小灶。
後母找到地帝舜,用不容置喙的語氣說道“小舜,你也知道,你弟弟妹妹每天讀書那麼辛苦,回來還要乾活,多不容易。”
“這樣,他們的活你就全部包了,也算為弟弟妹妹們做點犧牲。”
“另外,你父親年齡大了,身體越來越差,你現在是壯小夥,今後家裡的地就交給你了。”
“考慮到你中午來回太辛苦,姨娘就不給你留飯,下午回來再吃,啊!”
後母說完,不待帝舜反駁,直接起身離開。
帝舜隻能一臉苦笑。
將臣也開展現場教學,帝舜在哪裡耕作,他就跟到哪裡,順帶把帝舜的午飯帶上。
帝舜看到將臣如此關心自己,心頭發誓,今後一定孝敬對方。
一轉眼,又是十多年過去。
秦老漢還是那副隨時都要倒下的模樣,身子骨談不上好,也談不上不好。
帝舜在將臣教導下,知識豐富,品行高潔。
在十裡八鄉的名頭也越來越大。
父親、後母,弟弟妹妹,並沒有因為他的賢能對他有所改觀。
後母甚至一度認為自家三個娃的天賦、氣運都被這小野種給搶走,心頭憤恨不已,從來沒給帝舜好臉色過。
帝舜感傷自己為何就得不到父母的一點關愛呢?
抬頭看見歸巢大鳥正在喂食幼崽,帝舜破防,高聲悲歌
涉彼曆山兮崔嵬,有鳥翔兮高飛。
思父母兮曆耕,日與月兮往如馳。
父母遠兮吾將安歸?
將臣和陳紫虛在一旁聽罷,傷感不已。
陳紫虛感慨“這三皇五帝,沒想到最後一個人族大帝的經曆會這麼悲慘。”
“之前幾人,有師父庇護,父母疼愛,這種來自親人的傷害,基本上沒有。”
“帝舜卻不一樣,師父不來,母親不在,沒誰為他名正言順撐腰,這才導致苦難不斷。”
將臣歎氣“這也許就是所謂的‘天降大任之人,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將臣,我現在體悟到你之前說的那個宇宙理論宇宙下限定上限。”
“若非成為螻蟻之輩,如何明白生活的種種無奈。”
“神魔跟腳太高,我們不說,就是那些先天生靈,一出生就至少天仙境界,不食人間煙火,不知肚子餓的感覺,對親情亦是淡薄,更多是為了修道的殺伐,為了名利的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