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梅滿以為唐三叔去了另外一個縣城接人,起碼得等兩天的時間才能回來,誰能想到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就看到唐三叔帶著劉姥姥風塵仆仆的進了屋,唐梅驚喜的迎了上去。
“姥姥,你來啦!”唐梅上前打算接過劉姥姥手裡邊兒帶的包袱。
劉姥姥把包袱往身後一躲,沒讓唐梅拿“乖孫女,正是長身高的時候不要拿重的東西。帶我進去看看你媽媽唄。”
唐梅歡天喜地地帶著劉姥姥進了唐三嬸他們的屋。
唐三嬸迷迷糊糊的睡著覺,感覺有一雙手輕輕地在扶她的臉,他還以為是唐三叔“彆鬨乾什麼呢?睡覺呢?”
姥姥看見臉色還是沒有怎麼恢複的閨女心疼的小心的抽噎著“閨女,真是辛苦。你家那麼遠,娘家都沒人知道你生了孩子”
唐三嬸聽見他媽的聲音,這才悠悠地轉醒“娘,你來了。”
劉姥姥沙啞的聲音回應了自己的閨女一聲“嗯。”
唐梅從廚房裡端了一碗糖開水,騰騰地跑到屋裡遞給劉姥姥。“姥姥這麼遠,辛苦你了,來喝水唄。”
劉姥姥看見小小的人,端著一碗水給她喝,開心的接下,一臉笑成了菊花樣“哎呦,我乖孫孫真是貼心得很啊。”喝了一口後環顧四周又繼續對著自己的閨女說。
“閨女,我乖孫女,把你和我孫子收拾的乾乾淨淨的,真了不起啊”
唐三嬸與有榮焉的說道“那可不我閨女可心疼人呢。”說完,一直溫柔的她看著唐梅的眼神快溢出了水來。
唐梅被娘長輩誇獎的,不好意思,於是說到“姥姥,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能,還有我們冉姐姐呢,她這幾天都在我們家照顧我和媽媽弟弟呢,”
“哦,冉姐姐,閨女咋沒聽你說過還有其他姑娘呢?”劉姥姥疑惑的問。。
唐三嬸“這個王知青和裴知青是去年從京都下鄉來我們這裡的知青,我們和王冉倆姐妹處得挺好的,她們也在我們家出錢搭鍋吃飯呢,而且她倆對梅梅特彆好,她們三人處的就像親姐妹一樣。還是梅梅的老師呢,隻是有個知青因為結婚回京都了,剩下她一個人在這邊,這次生小崽子也多虧了她幫忙”。
劉姥姥聽完唐三嬸的話嘴巴笑開了花,“哎呦,我閨女真是討人喜歡,我孫女也是討人喜歡,那這個王知青真是個好姑娘,我碰到她的話可得好好感謝一下她了。”
說的那麼久,唐梅擔心劉姥姥這麼早了,會不會沒有吃早餐飯,於是就問了她。
“吃了吃了的,你大舅媽聽說你媽生了兩三點多就那麼早飯,我們吃了過後,還跟著我一塊兒來了呢?”
唐梅左右看看沒有其他人,於是問“我咋沒有看見大舅母呢?他在哪裡呀?”
劉姥姥笑著回道“我讓她在鎮上聽說買一些棉布回來,空了的時候我就給你媽做幾件睡衣,到時候換著穿,這會兒應該你爸去鎮上接她了吧。”
唐梅又問,“劉姥姥,我記得大舅母是有工作的呀,她怎麼還能跟著一起過來呢?”
劉姥姥想到大兒媳居然願意請假扣工資都要來看小姑子,心裡更加熨帖得很,“還得是你大舅母,昨天聽到你媽媽生小孩子了,半夜去她單位領導那裡請了假,請了好幾天,我說讓她不來吧,耽誤工作,她說她得來,要代表著家裡的那半兒來看看你媽媽和小娃子。”
唐梅實在是沒有想到,初二那天她瞧著大舅母冷冷淡淡的樣子,還以為她對媽媽和他們一家都不喜歡呢,有點出乎預料。
“哦,這樣啊。”
唐三嬸看見自家閨女的表情,就知道初二那天被大嫂態度給冷落了,擔心閨女可能會對大嫂的印象也不是很好,於是她道“你大舅母這個人,是外冷內熱的人,平時不怎麼愛說話,但是家裡麵有什麼事兒,她可是第一個衝到前麵的人。”
唐梅,這才恍然大悟,開心的說著。“媽媽彆擔心,我可歡迎姥姥和大舅母來我們家了,這會兒姥姥陪著你,我得去上學了啊。”
劉姥姥慈祥的看著唐梅說“去吧去吧”
傍晚唐梅和王冉放學回家後準備去看自家媽媽和弟弟,廚房傳來一股誘人的香味。
吃貨王冉實在是忍不住跑到了廚房。
“哇,好香啊。”
王冉的聲音嚇了劉姥姥一跳,“哎呦,小丫頭你嚇我一大跳。”
“呀,嬸子,不好意思啊,嚇著你了。”王冉隻聞著的香味到了鍋邊根本就沒有注意著周邊還有人,非常的不好意思的臉紅了。
“沒事兒沒事兒,你是不是就是小王啊?”劉姥姥看著這個漂亮丫頭一下子就想起來閨女說過的下鄉知青。
王冉對這個氣質老太太也很有好感,點頭說“對你是不是就是嫂子家的嬸嬸呀?”
劉姥姥聽到他這麼說噗哧一笑“對對,我是你嫂子家的嬸子,你就叫我劉嬸子就好啦。”
“劉嬸子,你做的飯好香啊,怪不得嫂子做的飯那麼香,原來是繼承了你的衣缽啊。”